新浪财经

OECD报告不给中非合作贴标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 02:48 经济观察报

  安士莲

  非洲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非洲,西方国家远不必因中非的亲密关系而 “痛打中国”(ChinaBashing)。——在西方媒体、世界银行报告等纷纷对“中国走进非洲”贴上诸多标签之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亚洲崛起和相应的南南合作带来的短期机遇可能超过对非洲造成的经济成本”,但长期看来仍有不少隐忧。

  在中印龙象之争的话题仍热度不减的时候,中非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又一个令西方世界侧目的话题。而OECD公布的这份报告,将这两个最热的话题一并考虑。

  在这份名为《中印的崛起:对非洲意味着什么?》的报告中,OECD为非洲支招,希望“使非洲各国和人民从两个亚洲巨人的崛起中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将风险减到最小”。

  与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世界银行认为的“中国对非洲的债务援助加剧了非洲的腐败和债务负担”、人权组织批评的“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缺乏对人权的关注”等“痛打中国”,且对中国入非的动机充满质疑的负面评价相比,OECD这份由三位研究专家撰写的报告并未给中非的亲密关系贴什么标签,而给出了更多中印非共同发展的建议。

  报告作者之一的赫尔穆特·赖森(HelmutReisen)告诉本报,他所在的团队目前正在为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做一项中非合作的研究,目前即将完成,他认为,西方国家“痛打中国”的原因在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缺乏信息透明度。

  报告另一位作者安朱伊·高斯坦(AndreaGoldstein)则对本报说,中国跟印度虽然很不同,但是两国的同时崛起对非洲乃至世界经济会有类似的效应,两国新涌现的工人数量给世界带来了薪资、货币政策及

汇率压力。同时,中印都对非洲的
能源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乍一看来,结果是积极的,中印对能源的需求抬高了非洲产品的价格并增加了其外汇收入。但问题在于,随着非洲的发展,经济学上的荷兰病效应将降低生产投资动力。”高斯坦说。

  赖森说,“如果以目前的速度增长,中国的收入每7年就会翻倍。为了保证可持续增长,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自然资源、石油、工业金属以及农业资源。而这些都是非洲国家能提供的。”

  高斯坦则认为,虽然从计量角度,中印对非洲的影响是积极的,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治理,亚洲企业在投资非洲的时候是否真的表现很糟?是否真的行贿、雇佣囚犯、做一些工业国家无法接受的事?现在论断尚不明确,我们也无从得知……”

  国际河网政策主管皮特·博赫斯(PeterBosshard)则用“伪善”形容西方对华的目光,“西方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向中国金融家和投资者鼓吹善政和环保的价值时,常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伪善。”

  联合国非洲问题特别顾问勒格瓦伊拉(Legwaila)先生的助手赫福德 (PatrickHayford)也曾参加过OECD这份报告的讨论,他说“或许有些人对中、印、非关系的发展深表忧虑,但中印与非洲关系建立在互利、互重的基础上,他人无需多虑。”赫福德先生是一位非洲人。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