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6日00:03 新浪财经
曾培炎曾培炎

  曾培炎解释“一带一路”: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

  新浪财经讯 巴黎时间9月15日(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博鳌亚洲论坛巴黎会议上表示:“一带一路”既不会重复地缘的老套路,更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或是对外援助计划。一带一路是一个务实合作的平台,也是一个连通联动的发展倡议。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解释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进入了深度的变革调整之中。新的挑战呈现出两个悖论:一个是发展的悖论,尽管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在不断的急剧,但消费市场没有新的扩展,贸易和投资低迷,失业贫困贫富的差距拉大。

  “另一个悖论是和平的悖论,尽管各国的利益深度的融合更加迫切,但非传统的安全风险有所上升。”

  同时,曾培炎认为: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产出能力,贸易总额占了全球的70%,是一个拥有46亿人口的大市场。但亚欧大陆各经济体的发展并不均衡,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互联互通的能力仍显不足,文化、民族、宗教关系错综复杂,内部的贸易投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就是要在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包括政策的沟通设施的连通、贸易的畅通,资金的融通还有民心的相通。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小圈子,而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包容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曾培炎坦言。

  关于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产能输出问题,曾培炎解释说,当前中国出现的产能过剩与经济的周期性因素相关。中国将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主动削减钢铁的产能1.5亿吨,煤炭的产能5亿吨。但“一带一路”的建设不是推销过剩的产能,而是瞄准了先进的产能的发展。

  “如果拆了或者是搬迁一个钢厂或是水泥厂,基本剩下的也就是一堆废铁或是水泥渣子,所以要运用新的材料装备促进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这其中包括智能制造新能源、环保、现在的交通体系这些新兴的产业。”曾培炎解释说。

  “中国和欧盟有资金技术这些方面的优势,可以很好的开展务实合作,惠及民生以推动各国产业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的新增长。”曾培炎称。

  “当然,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项目特别是在早期,比如说一些基础设施的项目不能建设效益不能从短期来看,而且要从长远来看他的综合的效益,也不能单从一个单个项目孤立看效益,要看在这个区域连通之后这个项目可能发挥出的益处。”曾培炎强调说。(新浪财经 郝倩 发自法国巴黎)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