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为中国展示经济自信提供舞台 外媒关注新的经济计划

  《首尔经济》21日报道称,继 “两会”之后,博鳌亚洲论坛再次为中国政府对外显示经济领域自信感提供了舞台。“李克强总理可能继续对外阐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韩联社21日报道称,除此之外,最近韩国围棋手李世石与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之间的“世纪对决”引发全球关注,本届博鳌论坛也准备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专场。

  “中国的彷徨与远方”,英国《金融时报》21日称,今年博鳌看什么?除了眼前的些许迷茫,还应该看到中国乃至亚洲的远方,似乎还值得期待。报道称,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是GDP增速破7后的应对之年,也是供给侧改革全面吹响号角之年。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讨论,将围绕对中国模式的反思、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结构性调整、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十年等展开。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本月发布报告称,未来多年中国仍将是地区增长的重要驱动器,“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可以肯定正在从廉价的以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模式转型为消费拉动型的社会。这足以使东盟国家实现他们的经济梦想,缅甸、老挝、柬埔寨想在2030年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马来西亚希望到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这一图景或许在未来几个月里变得更加清晰”。

  从论坛议程来看,宏观经济及互联网议题,是2016年博鳌年会最重要的两大分类。出席年会的有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优步首席执行官卡拉尼克,还有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沃斯克列先斯基对俄媒说,“中国大约需要15年时间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在这10-15年时间里世界经济领域会出现新技术、新革命,并成为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新的经济计划旨在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时期。”“这个仿效达沃斯形式打造的亚太政商交流平台值得关注”,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吉娜·史密斯在自己主办的新闻网“anewdomain.net”上列举了此次博鳌年会的日程和与会者名单,并表示亲临现场的她将“随时提供最新、最翔实的细节”。她认为今年的年会继续强调推动自由贸易,强调拓展区域经济合作和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并继续强调推动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学家霍建国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就是需要建立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他表示,中国经济的设计,无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供给侧改革,从开篇布局到理念都很有说服力,连老外都佩服,现在是“只争朝夕,尽快落地”。

  【环球时报赴博鳌特派记者 梁爽 环球时报记者 屠丽美 陈一 陶短房 王伟 李珍 柳玉鹏】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