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恐怖平衡促使美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 12:12  中华工商时报

  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组日前公布了一项内容广泛的计划,要求美国在贸易、能源、文化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从而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并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主导这四项议案的其中两位议员曾在两年前提出类似议案,但却无功而返

  金石

  美国前财政部长、现任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曾经称中美之间存在一种“金融恐怖平衡”的关系。

  这话听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很好理解。由于美国没有外国货币储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外汇储备的国家,所以对于外国的任何抛售美元行动,实际上要比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泰国还要脆弱得多。过去,美国没有储备的必要,因为总量很大的外汇储备分散到各国以后,单一国家的抛售对美元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自2006年起,中国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全球美元储备的1/4,从而事实上已具备决定美元命运的能力,等于借钱给美国填补财政与贸易赤字,着实令美国慌了神。

  早在几年前,阿联酋央行就宣布将290亿美元外汇中的10%换成欧元。瑞典也宣布,把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储备从37%降低到20%,把欧元储备从37%增加到50%。这些加剧了美国的不安。如果中国步此后尘,无疑将会引发对美国资产的抛售,美国面临的将不仅仅是金融危机那么简单。

  在这样的金融恐怖平衡的大背景下,连一向反华的美国众议院都开始唱起中美友好的赞歌。据报道,美国众议院日前公布一份“工作计划”,鼓励美国在贸易、气候变化和能源的问题上和中国拉近关系,并加强对中文的学习。作为在人权、劳工、民族政策、民主等方面攻击中国向来不遗余力的桥头堡,作为曾经大力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美国众议院,竟能公布此类工作计划,而恰巧又是在著名的反华议员现任议长佩洛西的带领下通过,不啻为美式外交实用主义政策画上一幅有趣的讽刺画,也成为美对华经贸关系的风向标,今后的中美经贸合作的政治障碍会进一步缩小。

  美国是个典型的功利实用国家。

  中美关系的稳定,一直建立在美国对华有所需求的基础上。当年美出于对苏制衡需要,拉拢中国并终于建交;苏联解体后,中美关系失去重心,中国被定位为战略上的敌人并被施以制裁,至今在战略上亦未有重大起色。

  而“金融恐怖平衡”的现状,也许不仅为中美经贸关系,更为宏观的中美大局奠定一个新的基础。

  链接:

  据新华网和香港《大公报》援引法新社消息,美国众议院日前公布一份“工作计划”,鼓励美国在贸易、气候变化和能源的问题上和中国拉近关系,并加强对中文的学习。

  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提出这4项议案,旨在推动美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促进双边能源合作,增加美国在中国的外交任务,并加强文化和语言交流。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共和党议员马克·柯克说,他们的目标是“增强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增加美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其中一项议案要求联邦政府协助美国多个州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推动对华出口,在美国出口援助中心设立中国市场推广项目,帮助小型企业在中国从事贸易工作,批准政府推动中国企业教育项目。工作小组另一主席、民主党议员里克·拉森说:“这个法案有助于美国中小企业获得开发中国市场所需的帮助,在美国创造高薪就业机会。”

  另一项议案能增加美国在中国的外交任务数量,增强美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贡献。美国和中国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键性成员。柯克说:“通过向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派出更多讲汉语的外交人员和商务官员,我们能为美国出口商创造新的商机,并加快我们的经济复苏。”第三项法案则授权建立专项资金,鼓励美中在再生能源、提高能效、“碳捕获”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合作和市场化;资助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教育项目;鼓励双方就此成立合资企业。

  第四项法案希望通过地方教育机构,提高美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中文的能力;支持美中教育学术机构开展交流;开发夏季中文强化训练班以及美中语言和文化交流项目。

  拉森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和柯克本月晚些时候会到中国,“开发一些美国企业能利用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的方法,以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找出双边合作的机会,对付全球经济危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