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掉入麦道夫骗局的为何都是金融专家(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12:03  中华工商时报

  其次,麦道夫拥有一个金融顾问网络,这些顾问中的许多人也在麦道夫的业务中投入了自有资金,他们把跟随麦道夫投资描绘成一种特权。这是一个大众版本的投资特权,就像机构投资者和基金会拥有投资私人股本和对冲基金的特权一样。 从表面上看,私人银行和投资顾问在推介麦道夫时,只是将他描述为金融市场一位资深操盘手,拥有老派的价值观,以至于他不收取对冲基金式的费用。 在这背后,有些人察觉到了心照不宣的承诺——伯纳德会利用他在华尔街的关系网,确保客户们能得益于他的交易。人们认为华尔街“一直在这么做”这一事实,并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成了引诱。 

  名人、机构均成受害者 

专家估计麦道夫的500亿美元投资骗案中,有数百名投资者受牵连,这其中不乏名人,这其中包括通用汽车旗下贷款机构GMAC主席默金、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队“纽约大都会”的班主威尔彭、亚瑟·I和西黛尔·F·迈耶私人信托基金”(ArthurI.andSydelleF.MeyerPrivateTrust)的西黛尔·迈耶以及前纺织业大亨、波士顿慈善家卡尔·夏皮罗(CarlShapiro)。不少对冲基金亦涉足骗局,其中一间损失高达73亿美元,有对冲基金更可能因此倒闭。

  如果说个人投资者的追风尚且可以理解,那么蒙受损失的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和银行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据媒体报道,在汇丰(HSBC)证实可能损失至多10亿美元,而投资于麦道夫或向麦道夫投资者提供借贷的大型金融机构报告的潜在损失达到100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和西班牙国际银行(Santander)都成为麦道夫欺诈案的受害者。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可能损失至多4亿英镑;日本野村控股(Nomura)可能损失275亿日元(合3亿美元)。 

  据说,在过去20年里,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名下的账户每个月都能像时钟一样准时产生将近1%的收益,从不发生亏损,这就像一个神话。麦道夫究竟如何赚钱,如何保证如此高的回报收益,从没有人去认真追诉这个问题。就像所有的骗局一样,麦道夫对于自己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式恪守保密。然而,大型华尔街公司私下里对麦道夫的投资业务持有怀疑,甚至曾引导客户避免与麦道夫打交道,却不愿与监管者分享他们的担忧。各银行怀疑麦道夫能否提供他所声称的始终如一的高回报率,对麦道夫的投资公司缺乏透明度也很反感。

  在美林投资管理公司(MerrillLynchInvestmentManagers)与贝莱德(BlackRock)合并前任其首席投资官的法比奥·萨沃德利(FabioSavoldelli)多年前就发出了内部警告。为身家数千万美元的客户提供服务的一位美林金融顾问回忆道,萨沃德利在8年前就曾表示,他对麦道夫的回报率有所怀疑。

  尽管如此,仍有数家大型银行向麦道夫“支线基金”提供信贷,野村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等银行还协助创建了特别“票据”,即结构化产品,让小投资者或无法投资于离岸工具的投资者,只需拿出5万美元即可投资于麦道夫的支线基金。西班牙对外银行借助这些产品筹集了3亿欧元,还提供确保的资本回报,而野村提供了杠杆安排。 

  对冲基金业遭受严重打击 

  众多投资者到麦道夫被揭发后才知道本金已化为乌有,他们批评当局监管不力之际,也质疑向他们推销的对冲基金是否适当。Highview投资集团行政总裁施洛斯坦因表示,在金融海啸后又发生麦道夫事件,是在打击投资者对对冲基金的信心。“等着关门吧”,伦敦对冲基金顾问公司IGS的CEO戈登称,总资产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业2008年已经遭遇有史以来最差业绩,且预计约有1/3的对冲基金将关闭或合并。 

  在人们全力谴责和讨伐麦道夫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无休无止的贪欲,以及对金融产品的盲目信赖和发展负起该付的责任呢? 

  业内人士称“每一轮牛市结束,都会有一些骗局曝光”,只有当牛市转熊市时,大家才会变得警惕,才会事后惊醒,但为时已晚。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海啸,是麦道夫骗局被揭穿的导火索。其实,稍微清醒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曼哈顿基金经理基金CFG创始人兼总裁罗恩·希尔(RonShear)指出,恰恰是麦道夫基金这种一贯只涨不跌的走势说明了问题,它本应起到警示投资者的作用。希尔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认为这毫无意义。因为麦道夫本人有点性格魅力,大家就都上当了。不过,大家当时应该随便走进哪家书店,花个29美元买本关于对冲基金的书来翻翻。麦道夫解释不了书中的任何问题。”

  历史总是告诉我们,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而在骗局面前掌握了真理的人也就成为了幸存者。投资银行Fi-nanco的董事长盖尔伯特·哈里森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而这一点得益于他的投资理财顾问。当哈里森第三次拿起电话对自己的理财顾问表示想要投资麦道夫挣大钱的时候,他的理财顾问第三次拒绝了他的提议:“你聘我来帮你投资,而我呢,根本不明白麦道夫在做什么。”也许他的话能够给人们一些启示,当你不知道其中缘由的时候,当贪欲战胜理性的时候,当蓬勃旺盛的投资欲望战胜了对知识的渴求,幸运只能离你越来越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