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联储降息至历史最低 中国或再降息27个基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10:01  新京报

  北京时间周三凌晨3点15分,美联储降息0.75个百分点至0.25%,美国利率降达历史最低点,此举引发了市场对全球新一轮降息的强烈预期。央行行长周小川12月16日称:“现在起至明年中期,央行都有降息压力”。

  美进入“零利率”时代

  美联储宣布,至少降息0.7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降至0-0.25%之间的范围。此次降息幅度大于市场之前预期的0.5个百分点,显示了美联储在经济逐渐恶化情况下,决定“一步到位”的决心。美联储自去年九月以来已多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拉低至目前水平。

  中金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虽然美联储保持一个利率区间,但由于实际的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一段时间以来都低于目标利率,因此,0-0.25%的利率实际上就是零利率。这意味着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空间完全丧失,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已经明确表示,美联储将探索除降息之外的所有可用金融工具来振兴经济,其中包括直接购买政府债券或是抵押贷款相关债券。

  美国股市对降息反应强烈,在纽约市场上,道琼斯指数劲升359.61点,升幅达到4.2%。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也达到5.14%,而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更达到5.41%。金融股涨幅强劲,其中摩根大通、高盛的涨幅均超过10%。一直保持强势的美元在美联储大幅降息到零附近之后,对人民币、日元、欧元等货币全线走软。

  中国年内降息可能性大增

  受美联储本周议息的因素刺激,市场对全球新一轮降息的预期近日悄然升温。中国央行已经在三个月内四度降息,三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部分专家预计今年剩下的十几天中,中国央行还将降息至少27个基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12月16日在香港表示,直到明年中期都有降息的可能。“降息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要考虑CPI的下降速度,如果CPI下降的速度快,进一步降息就有压力。”兴业银行(601166)资金运营中心首席分析师鲁政委预计,年内将继续降息27至54个基点。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也预测,年内仍有一次不低于27个基点的降息,而明年,存款利率会降至1%以下,贷款利率降至4%以下。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全球经济正面临衰退,各国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未来都会向“零”靠近,中国年底至明年初还有可能再次降息,未来不排除中国的活期利率也降至“零”,一旦降至“零”,就迫使原本活期上的钱不可能再“趴”在银行账上,实际也是鼓励消费和投资。“零利率”时代一方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美联储降息掀起全球降息潮

  资料来源:综合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

  【中国央行】11月26日宣布降息108基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由3.6%降至2.52%。

  【日本央行】10月31日宣布,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5%下调至0.3%。

  【欧洲央行】11月6日降息50个基点,基准利率降至3.25%。

  - 解读

  为什么中国跟风降息?

  鼓励消费中国须降息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表示,从中国自身的情况来看,为营造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鼓励消费和投资,降息是必须的。

  目前全球掀起降息潮,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分析师鲁政委指出:如果我国降息速度偏慢,这就意味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比我国更快地走出衰退,全球物价可能随之上升;届时尚在恢复之中的我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经济由此可能面临“滞胀”风险。

  中国降息带来何种风险?

  利率调控手段将失效

  进入“零利率”时代之后,各国将失去运用利率进行宏观调控的“传统手段”。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美国利率降到零之后,仍可以采取数量化的扩张政策,向经济体注入流动性。这是指通过不断回购各类债券,主要是公司债、企业债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而中国则无法通过回购债券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龚方雄指出,国内市场上政府债券、央行票据和金融债是主要的债券品种,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主要持有者。在银行惜贷的情况下,回购这些债券只 能使得流动性沉淀在金融机构。而国内的企业债和公司债规模偏小,因此中国能进行数量化扩张的货币政策效用有限。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