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出售400亿美元国债救急 中国是否参与购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0日 06:55  新华网

  为救市计划筹资,美国债明年或达13000亿美元,部分银行可能收归国有

  本报讯 (记者 苏曼丽) 据美国媒体昨日报道,美国财政部国债管理部门主管Karthik Ramanathan周三称,财政部将出售更多国债以满足资金需求。此外,美国财长保尔森8日表示,美国政府的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将给予他广泛的权利向银行系统注资,并且不排除将陷入困境的银行收归国有的可能性。

  美国国债激增

  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在这两天标售400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分四次进行,每次100亿美元。财政部称,第一次标售的100亿美元国债收益率为3.31%,较流通证券收益率大约高出40个基点;第二次标售的100亿美元国债收益率为3.44%,较流通证券收益率高出大约10个基点。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煜辉称,在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市场拯救计划以后,美国财政部融资的需求上升,美国国债是美国财政部融资的最主要途径。正常年份美国一年要新增6000亿美元国债,明年加上这个新出来的7000亿,那就是规模空前的13000亿。

  中国或参与购买

  在此之前,美国国债中70%以上是国际投资者购买,而中国则是最主要的购买者之一。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08年7月,日本仍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持有593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国持有5187亿美元美国国债,排名第二。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1.8万亿美元,其中,美元相关资产估计占外汇储备总额的70%左右,包括美国国债和美国相关机构债券。

  刘煜辉表示,不能判断中国就一定会参与此次美国国债的购买。但是从趋势上看,如果国际投资者不购买美国国债,将导致美国债市继续大幅下跌,拥有大量美国国债的中国外汇储备将迅速大幅减值。如果中国购买的话,则将面临减值的风险。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部国际分析师王涛表示,随着冰岛的危机加剧,欧洲国家的国债已经不再安全,相比较而言,美国国债则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避险工具。本月美国国债需求大幅上升,原因是在全球信贷危机加深的形势下,投资者纷纷转向买入相对安全的国债。

  此前,有传言称中国将出资2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参与美国救市,但央行和银监会都予以否认。今年1-7月份,中国有4个月增持美国国债,增持最多的1个月达到150亿美元。

  救市最前线

  AIG再获378亿美元注资 此前的850亿美元贷款额度已基本用完

  本报讯 (记者 殷洁) 在获得美联储850亿美元的贷款后,美国国际集团(AIG)将再次从美联储获得378亿美元的资金。美国时间10月8日,美联储宣布,允许AIG旗下子公司从美联储贴现窗口融资不超过378亿美元。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AIG受信贷违约掉期等业务损失惨重拖累,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报亏。截至今年6月底,AIG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已高达250亿美元,在其他业务上的亏损也累计达到150亿美元。而在9月中旬,美联储已经向AIG提供850亿美元贷款额度,接受AIG集团近80%的股权。

  看起来,AIG使用贷款的速度也很“惊人”。记者了解到,至上个月30日,AIG已经使用了610亿美元的美联储贷款额度。据美联储8日的声明,此前提供给AIG的贷款额度已经基本用完,此次第二次注资行动将为AIG进一步补充流动性。而AIG将以投资级别的固定收益证券作为抵押。

  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目前AIG旗下业务除了保险,还包括飞机与设备租赁、资本市场、消费者融资与保险金融资等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AIG已表明态度,将卖出一些非核心业务来偿还债务,准备回归保险。

  尽管最初人们并不认为AIG会出售保险业务,但AIG在全球各地已经开始有选择地出售寿险子公司或者部分股权。AIG北京代表处宣布,美国友邦保险将出售部分股权,引入一家或多家战略投资者。据记者了解,AIG菲律宾子公司10月7日也传出消息将被出售。

  近一个月以来,AIG股价已狂跌超过80%。10月8日的最新收盘价为3.19美元,当天跌幅达到9%。(新京报)

    相关报道:

    美国国债将达11万亿美元 已超国债钟显示范围

    TED利差连创新高 美国债收益率骤升骤降

    专家称我国购买美国债收益率有待提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