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政府的调控力度能否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 07:34 中国青年报

  当人们开始把今年越南一系列的经济隐患联系起来思考时,更会觉得不寒而栗。

  今年3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越南发出了股市风险警告。

  3月下旬,越南盾急剧贬值。4月下旬,出现大米抢购风潮。5月下旬,股市全面下跌。

  5月份,通胀率达到1992年以来从未有过的25.2%,楼市较去年下跌了50%,股市综合指数已从去年最高的1170点狂泻至400点以下。

  至5月底,越南盾兑美元贬值27%。市场对越南盾的预期是在一年内还将贬值40%。

  此外,越南的贸易赤字达到144亿美元,外债超过24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2%。

  一时间,国际媒体纷纷开始大幅报道越南的金融动荡。不少媒体和评论家称,越南已陷入金融危机。

  在张斌看来,公众之所以会对越南的金融市场动荡反应过度,根源在于越南国内经济过热。2001年至2007年,越南GDP年均增长率为7.7%;近3年来的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了8%,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仅逊于中国。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则该国将出现总需求过热,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对国计民生毕竟有所冲击

  虽说人们对越南金融市场的动荡反应有些过度,但这次动荡确实给越南的国计民生带来了巨大冲击。

  对老百姓影响最大之处在于食品价格。

  5月份,越南的CPI指数攀升到2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最多,达到42.4%。

  小阮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留学生,来自这次越南“经济危机”的“风暴眼”河内。当笔者提出想跟他聊聊近半年越南的经济状况时,他显得有些茫然。虽然一直与国内亲友们保持着联系,小阮却没有从亲友们那里得到越南经济危机四伏的信号。只是在听笔者提起之后,他才匆忙地向河内的朋友打听了一些消息。

  当小阮向亲友打听消息时,越南经济形势已经在好转。

  小阮告诉笔者一些河内大学生的情况。面对食品价格的疯长,来自河内的大学生因为家境较好尚能接受,但是对于从外地来河内上大学的学生来说,上涨的伙食费让他们感到有些拮据。他们不敢再去下馆子,而只能在学校里吃“并不怎么好吃的”食堂。

  油价上涨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河内,过去大学生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改坐公交,或是骑自行车。

  通货膨胀给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越南媒体报道,许多公司纷纷裁员。

  更为严峻的是,物价上涨可能会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5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松下在越南的试点控股公司里有约1000名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工资,以适应物价涨幅。

  今年最大的一次罢工发生在为耐克公司生产鞋子的台湾工厂里。4月份,该厂有约2.1万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经过一周的罢工,他们获得了10%的加薪。

  政府的调控力度能否持续?

  越南金融市场动荡如此剧烈,《华尔街日报》引述分析师的观点称,最一开始,越南政府并没有果断采取行动平抑物价。直到5月底,政府官员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自越南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共中央一直把缩小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差距放在首位,因此不断加快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步伐。在越南经济起飞的同时,也造就了经济过热的问题。但是,要想控制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会放慢。这被认为是越南政府最初没有采取果断行动的重要原因。

  张斌认为:“稳定通货膨胀率应该始终被放在首位。在实现通货膨胀率稳定的基础上,再谈追求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通货膨胀控制不好,中长期一定会受损失。”

  不过,张斌也认为,目前越南经济指标的好转并不意味着“轻舟已过万重山”,“未来的隐忧在于,政府的调控力度能不能得到持续?一直持续到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年时间是需要的。另外,也有些外部环境的冲击,比如说印尼、菲律宾再出现什么问题,可能会有一些传染效应。但就大的方向来看,越南经济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