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中小企业转型:就近服务中国市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09:31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宇瀚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活力的根源”,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浅冈孝充提高语调说。 浅冈孝充领事是在<中小企业发展与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10月20日,中日政府官员、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长三角和日本中小企业家约百人共聚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探讨中日中小企业合作和投资问题。 中小企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2007年1月25日安倍内阁会议制定<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活力的根源。 “尽管现在安倍政府过渡到福田政府,但这一基本方针保持不变。”浅冈孝充领事表示,他来上海工作不久,此前在日本财政部工作。 中小企业:日本竞争力 日本税收制度规定,资本金超过1亿日元的普通法人为大法人,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法人为中小法人。 由于中小企业在整个日本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本一直对中小企业多方呵护。 日本税法规定,中小法人每年收入的800万日元以下部分可以享受22%的减轻税率,比原则上的税率30%低8%。 而在课所得税时,对于原则上不计入支出金额的应酬费,对中小法人也网开一面,日本有关税法规定,中小法人每年400万日元以下的应酬支出额,最高90%部分可以计入支出金额中,从而减少中小企业负担。 此外,中小企业在采购一定数量的器械的情况下,享有“设备投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购买器械价格的7%的税额将被免除,或者可以获得购买价格的30%的金额的返还;如果亏损中包括了研发费用,相关研究费用的一定金额可以从公司年度法人应税额中扣除。 在这些政策扶持下,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数量99%,解决了日本就业的70%以上,产出占GDP的53%,中小企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 尽管有这些扶持,但根据日本工商调查机构的统计数字,2005年1~12月,破产的中小企业总数为6191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仅1~11月,破产中小企业总数也达到了6660家。而破产企业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缺乏投资者对其进行财务支持。 正由于此,2006年7月7日日本内阁会议把“搞活地区、中小企业(地区灵活性战略)“作为强化日本发展和竞争力的行动之一。 中小企业新政 为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搞活地区经济,2007年日本的税收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中小企业负担。 2007年日本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有效利用地区产业资源开展事业活动法>规定,凡从事搞活地区资源的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适用设备投资税收减免。 为配合2007年税收改革,日本还推出特定同族公司的保留金课税制度规定,中小法人可以免除此项税务义务,并将适用这一制度的工资标准从800万日元提高到1600万日元,“给了中小企业一定的照顾“。 日本政府在减少中小企业负担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预算分配的扶植。从2007年开始,日本的财政预算发生相应转型和大量修订。 2006年日本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的支出占一般预算的0.2%,为1625亿日元,超过预算9亿日元。浅冈孝充领事指出,2006年底日本制定的<2007年以后制定预算的基本方针>的“基本思路是:为了搞活作为日本经济活力的中小企业、在使资金投入更灵活的同时,也要推进对中小企业新业务的开展和研究开发的支持,推进中小型零售业、小规模企业等的振兴,推进商店街的灵活运作”。 根据上述理念,2007年日本预算对于那些因地制宜开展新事业的中小企业、致力于基础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中小企业的积极支援所需要的经费,预算分配上给予很大程度满足。 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七成在中国 日本中小企业不仅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对外投资上也与大企业旗鼓相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多数年份,大企业占投资项目数的60%,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项目数比重,大体保持在40%左右。近年来,中小企业投资比重遂年有所上升,接近持平。 在向中国的投资中,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积极性。1987年,在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数中,对中国投资占6.4%,1991年上升到21.4%。1993年以来,在日本中小企业全部对外投资项目中,对中国投资的项目,连续3年占60%以上。 而目前,日本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其中近七成是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商务部中日投资促进委员会对口的中日投资促进机构的主席、日本信金中央金库综合研究所高级审议官兼亚洲业务室长筱崎幸宏表示。 上海伊思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绿色蔬菜研发生产企业,总经理工藤康则在上海工作了19年,对于投资中国的前景,他表示:“在中国已经启动了向未来型农村挑战的计划。我们在那里发现了良好的环境,正与当地居民一起探索如何实现未来循环型农村。” 工藤康则打算以中国为基地进行世界性农业生产,他表示,中国基本上是在国内生产国内消费,特别好的东西则会销到国外,“我非常想打破这一陈规”。 但工藤康则的想法属于例外,日本发布的<2006年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指出,日本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目的,已经由过去的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服务日本和世界市场,转变为以中国为市场就近生产,就近服务。“这一做法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中小企业在北美的做法一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