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08日 18:40 界面 

  IMF今年第四次降低全球经济预期 新兴市场下滑拖累全球

  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多数国家的经济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是本世纪金融危机以来最低。

  梁瑀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下称IMF[微博])在10月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继续加大,全球经济今明两年增速均下调0.2个百分点至3.1%和3.6%。这是IMF过去12个月来第四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且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2015年将出现连续第五年下滑。

  相比去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预计将略有加快,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预计将连续第五年放缓,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和石油出口国的前景减弱。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减少、新兴市场货币面临压力以及金融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前景面临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IMF预计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长率预计将小幅上升至2.0%和2.2%,不过这仍然比7月时预测低0.1和0.2个百分点。

  报告称,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在今后将普遍将减弱,这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石油出口国增长减弱;中国增长放缓,对进口密集型投资的依赖下降;信贷和投资高涨之后的调整;以及由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一些国家的国内冲突,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国(包括在拉美)前景减弱。

  对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外部条件的困难愈加明显。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近几个季度有所放缓,美国政策利率将从零下限水平上提高,很可能导致外部金融条件有所收紧。此外,中国的增长减缓到目前为止符合预测,但跨境影响看来比早先预期的更大,这体现在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价格下跌,对中国的出口下降(特别是在一些东亚经济体)。

  IMF观察到,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变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变化引起。中国目前是世界最重要的金属进口国,在直到2011年的时间里维持了极快的增长。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国大量投资提高产能,刺激国内增长。然而,由于中国力求转变过去的出口和投资带动型经济模式,很多大宗商品(包括金属)的实际价格已从2011年达到的峰值下跌,在今年8月中旬开始的金融波动的几个星期,下跌幅度尤其大。IMF认为,在由此导致的增长下滑中,平均来说有1/3左右应归因于增长的结构性部分,主要通过投资减少产生。

  IMF认为,经济增长减缓的根本因素在于,预期增长放缓本身抑制总需求,从而限制投资,导致恶性循环。一些国家里,人口老龄化进一步限制了投资,在另一些国家,制度缺陷或政治动荡则是主要抑制因素。

  但IMF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在2016年回升。这主要得益于2015年处于经济困境的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以及拉美和中东的一些国家)衰退程度减轻或经济状况部分实现正常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加快回升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伊朗制裁的放松。中国的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减缓,尽管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

  报告还指出,发达经济体到2016年增长也将有所回升,但中期前景依然低迷,这是投资下降、人口结构变化不利以及生产率增长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宗商品价格的再度下跌会使发达经济体的总体通胀在今后几个月里再次面临压力,并可能使核心通胀随经济不断复苏而回升的过程有所拖延。尽管失业率下降、中期潜在增长减弱,发达经济体的通胀仍将处于低水平。尽管货币贬值有利于净出口国,但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疲软、中期增长前景不强,它们带来的“拉动”作用相比之前的预期会更弱一些。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