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经济确实不是世界第一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斯蒂芬(CRAIG STEPHEN)撰文强调,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期的表态是个非常及时的警告,中国2008年之后的所谓经济增长数字,所体现的很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增长,而是物价的飙升,而这背后便隐藏了更大的风险。
以下即斯蒂芬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1998年以来首次未能达到增长目标的一幕成为现实时,中国领导人很快摆出了一个勇敢的姿态。在达沃斯,李克强总理安抚着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要他们不必为中国经济担心,但是在国内,国家统计机构的负责人却说,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正式统计数字很可能低估了中国的物价水平,而高估了国内生产总值。他解释说,这就意味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按照平价购买力,将中国经济排名到美国前面的做法很可能存在着计算层面的错误。
可是,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真的因为对价格估计不足而错判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那么,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根据当地的价格水平对国内生产总值数字进行调整,这就是平价购买力计算的要义,看上去确实是非常合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中国经济目前的规模为17万6000亿美元,略略领先于美国的17万4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理由是,因为中国国内的货币购买力更强,因此他们将国内生产总值在10万300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行了上调。
可是现在,认为中国国内货币购买力更强的判断已经变得非常可疑了。事实上,正如马建堂所指出的,不仅仅是价格问题被低估了,而是在许多情况下,中国的价格都已经高于世界其他地方了。这样的结论可不是基于推测或者偶发现象,而是基于我们最熟悉的情景——大量的中国消费者现在都选择到海外去购物。
如果只看中国近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你几乎找不到一丝通货膨胀问题存在的影子,这一指数的上涨速度2011年曾经达到过5.4%,但是之后至今都一直徘徊在2%到3%附近。
可是,真正在中国生活,或者旅行过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物价这些年的上涨。在房地产价格飞涨,工资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以及信贷的急剧扩张之后,如果物价能够保持稳定,那倒是件怪事了。比如,中国将于今年底结束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就规定,最低工资的增长年速度必须超过13%。
在香港,到中国大陆去旅行,享受那里低价格的好日子早就结束了。相反,倒是从大陆来香港旅游和购物的人流迅速扩张。去年,总计有4720万大陆观光客来到香港,他们所购买的不仅仅只有免税的奢侈品,也有大量的日用品。日本也感受到了中国购物观光客的潮流冲击,2014年内,来自中国的游客猛增了83%。
中国游客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据中国国家旅游局估算,他们去年花掉了大约1550亿美元。从这里,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去解释中国国内消费数字的疲软,因为消费的扩张很大一部分都转移到了海外。
猪肉也可以提供另外一个中国物价上涨的证据,这种许多中国人须臾不可缺少的食品,价格以前是低于美国,而现在则是高于美国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收购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Smithfield Foods,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中国政府对于高价格显然已经非常关注,他们最近一直在指责外国医药和汽车企业,说后者以高于海外的价格向中国市场销售其产品。
中国有十亿以上的人口,理论上说来,这就给予了他们巨大的潜力,成就最大的市场,以最高的效率去压低价格。可是,要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监管面做出改革,鼓励竞争,鼓励提高效率。
官方是否想要去改革,让以前一直受到保护的国有企业面对更多的竞争?至少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意愿。评级机构惠誉最近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当中指出,中国其实目前正处在一场赛跑当中,即改革与系统性风险爆发的赛跑。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直观的结论,即,如果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字是被价格影响估计不足扭曲了,人为推高了,那么,一旦房地产和投资泡沫进入解套阶段,风险就要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
宏观角度说来,中国需要放弃他们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偏执迷恋,而应该着眼于增长的品质。或许,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开端,上海市政府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率先放弃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子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