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为何常年缺席达沃斯
当40余位国家首脑聚首达沃斯、赚足闪光灯和新闻头条的时候,人们可能发现,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这次又没来参与讨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一些问题。跟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派出以政府首脑领衔的豪华代表团相比,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为首的参会阵容显得相当“寒碜”。这似乎成了近十数年来的常态,除了克林顿总统,小布什和奥巴马都选择了对达沃斯说“不”。达沃斯何辜,令美国冷面相对?
美总统缺席达沃斯
奥巴马与达沃斯的关系“开局不顺”。在2009年入主白宫数日后,当年的达沃斯就在大西洋对岸召开。携大选胜利余威的奥巴马当时只派出了白宫高级顾问贾勒特为代表前往与会。跟贾勒特被认为“完全是套话”的演讲相比,观众的吸引力完全被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的精彩演讲所吸引。
到了次年,奥巴马只派出了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和一位副国务卿“应付”达沃斯。到了2013年,奥巴马政府方才开始提升规格,派出了以国务卿约翰·克里为首的代表团,直至今年的三次达沃斯,这一规格延续下来。
不过,美国总统对达沃斯的“冷漠”由来已久。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时任总统里根多次参加达沃斯——但他只出现在屏幕上。
到了2000年,时任总统克林顿成了首位亲身出席达沃斯论坛的美国总统,其后他成了达沃斯的常客。但克林顿之外,老布什和小布什从未出现在瑞士的这个小村庄。小布什派出的最高级别官员是财长盖特纳以及国务卿赖斯。
“撞车”还是不重视
“对于奥巴马来说,他现在被国内众多问题所困扰,而且忙着发表国情咨文,因而不参加也是可以理解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宋伟说。
上一次国情咨文与达沃斯“撞车”是在2010年。在达沃斯于当年1月26日召开后的第二天,奥巴马发表了国情咨文。
不过,“撞车”的说服力毕竟有限。虽然奥巴马掌握不了达沃斯的召开时间,但何时发表国情咨文却是可以控制的。宋伟强调,虽然有众多在任领导人参与,但达沃斯仍属于非政府性质,不可能起到达成一些有约束力协定的作用。
按照美国的外交传统,外交行动一般都倾向于正式会晤,而达沃斯这一多边论坛并不能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出来,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只是去“高谈阔论”,反而容易招致反对派和舆论批评。
这个可以从另一个事件得到印证。奥巴马政府第一任国务卿希拉里极力倡导“公共外交”,每次出访都要与当地环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等会晤,但这却遭到主张正式谈判的白宫团队的鄙视,被认为是希拉里未能长期执掌国务卿一职的一个原因。
与美国的冷漠相比,欧洲大国领导人几乎是历届达沃斯的“座上宾”。自从2005年就任德国总理以来,默克尔几乎“逢达沃斯必去”。
即使在2012年中美俄等国领导人均缺席的时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卡梅伦仍然坚持与会。当然,今年的达沃斯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不在会场,但永远“在场”
在美国常年缺席时,新兴国家却频频利用这一平台发声。2013年下半年,新兴国家金融市场遭遇剧烈震荡,几个月后,巴西总统罗塞夫在达沃斯论坛上演讲,试图重振国际投资者信心。“新兴国家发展仍充满潜质,不应草率断言它们在后危机时代失去活力”,罗塞夫称。
“对于参与达沃斯的在任领导人来说,他们参会是要借助这个国际平台发出一些信号,表达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宋伟说。
作为第一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对达沃斯尤为重视,截至今年,已有三位总理四次率队与会,分别是1992年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2008年和2009年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今年的李克强总理。
此外,在温家宝的倡议下,世界经济论坛决定在中国召开“新领军者年会”,每年夏季举办,迄今已经历时八届。
印度对达沃斯也颇为钟情,每年派出的代表团规模都在中国的两倍以上。
在达沃斯这一重量级多边论坛上,美国的缺席和新兴国家的活跃与世界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暗自相合。
不过,即使美国总统常年没有出现在达沃斯的会场,但从历次会议主题来看,这个超级大国却可能是达沃斯参与者们提及次数最多的国家。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金融海啸,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出台到退出,从中东和平进程到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不是事件的当事者就是主导者。
总统不在会场,但美国却总是“在场”。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文 李烝/制表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