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中国所倡导的亚太自贸区更具包容性

2014年11月07日 0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专访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

  本报记者 江 玮 定军

  实习记者 颜清清 北京报道

  经历了25年发展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伙伴关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在今年的APEC会议上,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为三大主要议题。

  “这三大议题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仅仅是关心自身的利益诉求,而且尽最大限度考虑到所有成员的利益诉求。”李向阳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议题之中,建设亚太自贸区是今年会议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尽管目前在APEC区域内已经存在50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但和其他区域相比,亚洲缺少一个能够覆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协定。“现在还是像岛屿一样。”李向阳说。

  他认为,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覆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协定。建设亚太自贸区是APEC成员的共识,但在具体路径选择上还有不同选项,而不同的路径选择对APEC本身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所倡导的亚太自贸区从起点上尽可能让所有成员都参与,共同推动,李向阳说。

  “实际上让多数成员能够参与进来,这符合大多数成员的利益。”李向阳说。

  需要新型伙伴关系

  《21世纪》:今年是APEC成立25周年,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你如何理解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

  李向阳:谈APEC的伙伴关系,可以从几个层面解读。首先,APEC已经运行了25年了。在这25年期间,APEC在促进区域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互联互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APEC发展到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为原来低开放的红利基本已经终结了,需要在更高程度上来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

  这方面需要一个对成员有约束力的机制。APEC本身不是约束性的组织,它提出的决议对各个成员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中国作为东道主,在倡导亚太自贸区方面是应对这一方面的重要举措。

  第二个层面也是与亚太自贸区有关。原来按照美国的设想是通过TPP作为一条桥梁最终来实现亚太自贸区。目前参与TPP谈判的12个成员都是APEC成员。如果按照美国的思路就有可能在APEC内部出现分裂或双轨制。加入TPP谈判的成员可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TPP上,而不会太关注APEC层面的合作。

  中国所倡导的亚太自贸区从起点上就尽可能让所有成员都参与,共同推动。虽然从时间上看,最终实现亚太自贸区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不同的路径选择对APEC本身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每一个路径都可能出现双轨制、多轨制甚至是分裂。中国所倡导的能够把所有成员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大家有一样的目标,路径却各不相同。如果分裂的话,APEC成员的积极性将下降。

  第三,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APEC里的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面临着可持续性增长的问题。经济增长率下滑,这是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是所有APEC成员面临的新的共同的难题。今年会议主题中的创新、改革等都是与之相关的。从这三个方面看,现在到了APEC成员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21世纪》:在具体的议程设置上,今年会议的三大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如何看待中国作为今年APEC会议主办方在设置议题方面的考虑?

  李向阳:这三大议题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仅仅是关心自身的利益诉求,而且尽最大限度考虑到所有成员的利益诉求。比如基础设施,中国的基础设施近几年发展是很快的。像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在很多APEC成员里滞后是因为资金不足。美国的基础设施质量,这几年在全球排位下滑得很厉害,老化严重。中国在这方面,从企业到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有优势。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和其他成员的互补关系。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中国提出的议题既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APEC成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21世纪》:但在基础设施融资问题上,中美有一些分歧?

  李向阳:在推动互联互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美国和中国是有共识的。但是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出现了分歧。

  美国希望中国投钱就行,但不希望中国建立亚投行这样的融资机制。美国担心这种融资机制可能会损害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微博]和日本主导的亚行的地位。打个比方就像希望马儿跑,但又不希望马儿吃草。美国希望中国利用自身的优势推进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又不愿意接受中国所倡导的亚投行这样金融机构的想法。

  《21世纪》:那么如何看待中美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

  李向阳:在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这样大的方面,中美国家在大方向上是统一、一致的,包括在实现亚太自贸区的最终目标也是有共识的。但在实现目标的途径是有分歧的。刚才所提及的改革、互联互通也是有共识的,但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有分歧。中美在APEC在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但在操作层面可能还会存在很大分歧。

  在改革方面,美国所倡导的和中国所期望以及自身选择的改革也是不一样的。中美在三大议题上会有分歧,这是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在涉及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道路选择上存在的自然分歧。

  亚太自贸区的路径选择

  《21世纪》:你觉得要如何看待中美之间在建设亚太自贸区的具体路线上存在的共识与分歧?

  李向阳:这是路径选择问题。路径选择体现出中美两个大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TPP是美国主导的,中国至少现阶段尚未参与。中国所倡导的是尽可能让所有APEC成员从一开始就参与进去。

  亚太自贸区是美国一直倡导的,但美国选择了TPP作为过渡阶段。但是这个过渡阶段需要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21世纪》:中方希望尽快启动亚太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这一概念提出了多年,过去民间或者学界是否有进行过相关研究?

  李向阳:有一些,但实际上也面临着究竟按照什么路径的选择。从理论上,一种是TPP路径,一种是RCEP路径,就是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但是RCEP路径包括非APEC成员,比如印度,这从逻辑上有一个矛盾。更重要的是,TPP把很多APEC成员排除在外,而RCEP这种相对能够兼顾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利益的美国又不能接受。

  未来需要探讨的是能够兼顾这两者的,能不能找出第三种路径,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共识的路径,这是理论上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21世纪》:中方希望能够促进TPP和RCEP之间的互动。这是否也是路线之一?

  李向阳:中国和其他一部分APEC成员短期内不会加入TPP,而RCEP的规则美国人也不愿意接受。所谓互动,也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交集,寻找共识,找兼容的过程。

  《21世纪》:目前在APEC区域内有50多项自贸协定。未来亚太自贸区会如何整合现有的自贸协定?

  李向阳:重要的不是把现有的都取消,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覆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协定。这样才能避免大量双边的或者小区域范围的自贸区带来的贸易转移或者“面条碗”效应所带来的弊端。

  推动全球自由贸易

  《21世纪》: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中国推动APEC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方面,推动各方同意将APEC领导人关于“不采取新的贸易投资限制措施”的承诺从2016年延长至2018年,意义如何?

  李向阳:毫无疑问,未来中国的贸易投资伙伴仍然会集中在亚太地区。从中国自身角度出发,也需要推动APEC成员间的贸易一体化自由化。

  不采取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承诺,两年以后到期就再延长两年,虽然是暂时性的措施,但不至于恶化贸易自由化的环境。如果在2018年能启动自贸区的谈判,那么就有可能向贸易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中国的贸易、投资往来是有利的。中国对APEC的重视度也很高。

  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方面,中方希望APEC就继续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出积极信号,呼吁各方全面、平衡推进实施世贸组织[微博]“巴厘一揽子”协议,加紧开展“后巴厘”工作计划的讨论,推动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举行,中国可以更好地发挥国际化的作用,比如中国高铁外交等。亚太地区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地区,如果能在此建立统一的贸易区,能够推动全球的多边贸易谈判,这意义更大。

文章关键词: 亚太自贸区基础设施贸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高官女婿造假8年跨省任8职 对抗调查
  • 体育中超颁奖-埃尔克森双奖 曼萨诺最佳主帅
  • 娱乐赵本山娇妻携龙凤胎4年前移居新加坡
  • 财经山西国土厅长被查揭资源腐败:不出事才怪
  • 科技任正非:未来的战争是“班长战争”
  • 博客潘石屹:我和妻子为何向耶鲁大学捐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穿黑丝配高跟上课 学生称不瞌睡(图)
  • 易宪容:中国式的量宽政策全面开始
  • 叶檀:中国大妈买黄金还没有败
  • 朱大鸣:导致房地产政策的两难的原因
  • 李迅雷:中国经济为何不敢去杠杆
  • 冉学东: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前提和基础
  • 吴国平:中国版马歇尔激发中期行情
  • 齐俊杰:坑死大妈不偿命的黄金
  • 水皮:李克强总理想听什么声音?
  • 张明:QE退出对中国经济直接冲击有限
  • 易宪容:俄罗斯或成全球危机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