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股评论:货币政策买不到工作

2014年08月28日 02:31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撰文指出,耶伦在Jackson Hole会议上对劳动力市场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但是却没有拿出解决方案,这道理非常简单——创造就业机会,财政政策不能缺位。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Jackson Hole的会议上,联储主席耶伦谈到了几乎所有影响今日劳动力市场局面的因素,唯独不知有意无意落下了一个——货币政策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

  耶伦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何劳动力市场今日的局面与过去有所不同。她将今日的数据与大衰退结束时,乃至过去其他各种时间段当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她谈到了劳动力当中的周期性趋势,以及她所看到的结构性问题。她的公开讲话称得上是对当前问题的透彻分析,但是却没能提供任何解决问题的线索。

  耶伦强调了人口结构是如何影响着人们找工作的意愿。她还指出,向着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影响了提供给人们的工作的具体种类,比如非全职的,临时性的就业机会比重增大,而全职的,永久性的机会比重变小。

  到这里,相信各位也已经和我一样看到,货币政策不可能改变任何一种潮流。事实上,财政政策也做不到。

  当然,我们还是可能通过这些政策推动经济运转直至过热的。这样的做法或许会多创造出一点就业机会,但是同时却必须在通货膨胀面冒巨大的风险。这样,毫无疑问就会坐实通货膨胀鹰派的担心,他们持续警告通货膨胀抬头已经颇有一段时间了。

  或许,在耶伦这些一再重复的观点的结尾处,鹰派们看到了一些鸽派们没有看到的东西。最终,她还表示,自己依然相信只要劳动力的需求更强势一些,就可以抵消这些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影响。我的问题是,这需求的增长该从何而来?耶伦并没有解答我的疑惑,只是说货币政策还将继续保持宽松。

  事实上,货币政策的宽松已经基本达到了极限。短期利率处于创纪录的低点,而长期利率同样受到压制。

  姑且就算我们还有进一步宽松的余地,历史也已经告诉我们,单单靠货币政策,绝非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佳和最有效方式。正如我之前曾经不止一次指出过的,货币政策更擅长给经济降温,而让经济升温,是财政政策的长项。

  诚然,想要经济得到推动,足够的流动性,还有低利率,这些都是需要的。可是,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相当时间之内,货币政策都算得上是多年以来最宽松的了,但这依然不够。财政政策必须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强力介入,才能根本改变局面。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财政政策恰好相反,这就抵消了货币宽松能够带来的好处。

  从这个角度说来,耶伦的讲话其实完全可以视为向总统和议会传达出的明确信息——他们必须协同动作,让财政政策也宽松下来。只有到那一天,她才可以考虑加息的问题(子衿)

文章关键词: 美股评论耶伦货币政策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3名中国工人在土耳其东南部被绑架
  • 体育恒大总分2-2西悉尼遭淘汰 无缘亚冠卫冕
  • 娱乐港媒曝房东案涉毒2女星均为内地艺人
  • 财经山西煤老板张新明政商江湖:借政策起家
  • 科技万达将联手百度腾讯成立新电商公司
  • 博客港大法学博士:普选和反对派那些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分班民间标准:老师最好结过婚生过娃
  • 余丰慧:传统监管思维扼杀互联网金融
  • 齐俊杰:招财宝让银行又不淡定了
  • 徽湖:房价老虎为何打不倒?
  • 明天:高房价先消灭穷人再消灭富人
  • 易宪容:A股随港股创新高很不确定
  • 陶冬:七月份的信贷数字是失真的
  • 徐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自由玄机
  • 叶檀:土地审计不是主要指向反腐
  • 冉学东:如何看商业银行自发去杠杆?
  • 邓浩志:公积金收紧 楼市或雪上加霜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