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股评论:波动投资五大谎言

2014年08月28日 01:45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近期,关于市场波动性,乃至所谓波动投资说甚嚣尘上,MarketWatch专栏作家里弗斯(Jeff Reeves)指出,以波动作为泡沫证据的论述其实都无法自圆其说,而波动投资更是一种有害无益,甚至无法真正执行的伪策略。

  以下即里弗斯的评论文章全文:

  这些天以来,我们所见所闻,似乎大家都在谈论市场波动,尽管不见得所有人都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悲观主义者而言,波动性是个很棒的时髦字眼。他们往往会将这和另外一个英文当中开头也是V字母的单词,“估值”一起使用,作为看空股市的理由——因为今日的股票市盈率要略高于历史长期水平。

  此外,波动性还与其他一些因素一同,组成了悲观者眼中的泡沫信号群,并引发他们的恐惧情绪——联储操控下的市场,联储造成的通货膨胀……我想,他们或许认为对于埃博拉病毒和伊斯兰极端势力,联储也该负一定责任。

  可是实话说,现在对于波动性的谈论已经过头了——因为,现在一种迅速致富的神话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在众多心思叵测的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之下,很多投资者都开始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波动获得巨大的利润。

  以下就是五个关于波动性的丑陋谎言,必须予以及时揭穿的。

  1. 谎言:市场近期波动抬头了。事实:2011年11月到现在,一次10%的盘整都没发生过。

  我想说,如果根据最广义的定义,那么从2008年到现在,股市一直都在“波动”。毕竟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涨涨跌跌,但必须指出的是,那些大幅度的变化,多数都是上涨行情。

  上一次真正具有适度下跌性质的波动也要追溯到2011年,即欧洲债务危机期间了。从2011年10月28日到11月25日,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盘点位从1285点下跌到1159点,出现了大约10%的盘整,而之后就再没有过类似的情况。

  只是,那个低点并没有保持多少时间,指数几个月后很快就冲上了1400点,而且不足三年内上涨了70%以上。

  当然,这上涨也是行情的巨大变化,因此也可以满足教科书对波动的定义,但是三年内上涨了这么多,会成为我们被自己投资组合吓坏的理由吗?

  2. 谎言:波动是泡沫的信号。事实:股市有些时候就是会大涨,得学会习惯。

  大盘趋势其实显然可以总结为“缓慢持续走高”,这无需争论,那么说说个股吧。

  我必须承认,有些个股近期确实出现了强烈的波动,哪怕市值庞大如微软(MSFT),今年年初以来的涨幅也超过了20%,还有斯普林特(S),年度迄今为止下跌近50%。

  可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些股票的上涨并不是没有前因后果的。一年前,微软[微博]宣布进行大规模重组,长期担任首席执行官的鲍尔默(Steve Ballmer)旋即去职,而且他们最近还宣布了1万8000人的裁员计划。

  至于斯普林特,他们曾经寄予高度期望,要与T-Mobile(TMUS)合并,以谋求业务的复兴,但现在却只能目睹着这个计划灰飞烟灭。

  像这样的消息,显然都是业务转折点的量级,难道它们还没有资格要求股票价格发生巨大变动吗?

  或者,更为重要的是,你真的今天时髦的云计算股票和去年曾经时髦的低科技股票,比如卡骆驰(CROX)或者Krispy Kreme(KKD),有很大的不同吗?

  有意地选出某些涨跌迅速的股票,来作为市场见顶的信号,这其实和有意选择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经济数据支持某种论断并无差别。作为一种聊天当中的游戏,这或许有趣,但是真的这样来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就只能说是幼稚的和近视的了。

  3. 谎言:股市的波动非常疯狂。幸运的是,有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通过我们可以将波动性本身作为交易对象。事实:哪怕你真的愿意,也不可能直接买进VIX或者是准确追踪它。

  在金融危机之前,对于VIX这个被人称作“恐惧指数”的指标,大多数投资者根本就没有什么了解。

  让我们首先从可以通过购买VIX交易波动性的说法入手吧。你实际上不可能购买VIX,因为后者其实是一个度量标准普尔500指数期权交易回报的指标。

  你可以购买这些期权,但这其实是以标普500指数,而非VIX为交易对象。

  你也可以购买基于VIX的期权,但是期权交易可比在个人退休账户当中买卖蓝筹股复杂太多了。你也可以投资于一些专门的ETF,比如iPath S&P 500 VIX Short-Term Futures ETN(VXX)局是由这些期权组成的,但是这些成分期权较之实际的VIX往往有相当的溢价,其表现并不能说是VIX的忠实再现。

  具体说来,在2013年当中,VIX从1月2日的14.68到12月31日的13.73,下跌了6.5%,而同期之内,被认为是“追踪”这一指标的VXX,则下跌了62%!

  如果下次再有人和你说什么“购买VIX”之类的话题,你最好不要忘了前面这些话。当然,以波动为交易对象,方法总是有的,但往往都非常复杂而困难,而且,没有谁能够担保真正追踪著名的VIX。

  4. 谎言:所有投资者都该做VIX交易,至少作为投资组合避险机制,这是有意义的。事实:有多少人在2011年之前知道VIX是怎么回事?

  我们前面已经就波动,以及波动的交易谈了不少,相信大家也可以想到了,VIX交易是很容易将投资者推向深渊的。

  我下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VIX大约是在11.70上下。我们就以这个水位为基准,看看它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表现:

  ——近一个月回报率-5%(从2014年7月22日的收盘位12.24算起)

  ——近三个月回报率-3%(从2014年5月22日的12.03)

  ——近一年回报率-26%(从2013年8月22日的14.76)

  ——近两年回报率-29%(从2012年8月22日的15.11)

  ——近三年回报率-263%(从2011年8月22日的42.44)

  ——近四年回报率-119%(从2010年8月23日的25.66)

  ——近五年回报率-114%(从2009年8月21日的25.01)

  ——近七年回报率-93%(从2007年8月22日的22.62)

  ——近十年回报率-36%(从2004年8月23日的15.88)

  不错,我们确实经历过一些VIX大涨的短暂时间段,比如2009年(理所当然),比如2010年初,比如2011年的欧元区债务危机期间。可是,长期角度说来,在股票价格上涨的同时,VIX是明确的走低趋势。

  5. 谎言:现在市场的波动确实不怎么活跃,但这很快就要改变了。事实:这只是另外一种风格的选时操作而已,而我们知道,选时操作总是不灵光的。

  我们现在都已经明白了VIX是根据大量标普500指数期货汇编而来,本身并不能像一支股票那样交易,而这就意味着我们也不可能将股票的图表研究技术搬到它身上,所以,别费劲了。

  任何宣称自己可以根据技术分析来预测VIX走势的说法都是大笑话,和那些宣称自己能够预测未来六个月之后的失业率,或者明年的菲尼克斯房价说法一样,纯属无稽之谈。

  VIX是个数据点,是统计的产物。它的运转和技术分析中的需求和供应,或者阻力线和支撑线逻辑根本就是两码事。

  现在确乎已经有一些ETF产品,比如VXX,就像一支股票那样。问题在于,VXX与其说是VIX本身的再现,还不如说更像是一只狗尾巴上的跳蚤——选择它,风险可想而知。

  至于各种斩钉截铁断言,各种关于选时操作的花言巧语,任何一个只要投资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明白,那拍着胸脯讲出来的,基本都是废话。

  哪怕是贵为债市之王的葛罗斯(Bill Gross),在判断联储利率政策走势,选时操作时也犯下了错误,使得他的PIMCO Total Return Fund(PTTRX)遭遇了连续十五个月投资净流失的窘境。

  研究早已告诉我们,积极管理经理人整体表现明显低于平均水准,还有人计算过,过去十年当中,能够超越基准指标的经理人只有24%。

  选时操作,哪怕应用于波动性也一样是选时操作,一种不靠谱的技术,往往更依赖运气,而最终的结果十有八九是泪奔。

  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有人把赌注下在波动的抬头上,而这些人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据。(子衿)

文章关键词: 美股评论波动投资谎言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3名中国工人在土耳其东南部被绑架
  • 体育恒大总分2-2西悉尼遭淘汰 无缘亚冠卫冕
  • 娱乐港媒曝房东案涉毒2女星均为内地艺人
  • 财经煤老板张新明被抓跟宋林有关 两密友被查
  • 科技万达将联手百度腾讯成立新电商公司
  • 博客港大法学博士:普选和反对派那些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分班民间标准:老师最好结过婚生过娃
  • 余丰慧:传统监管思维扼杀互联网金融
  • 齐俊杰:招财宝让银行又不淡定了
  • 徽湖:房价老虎为何打不倒?
  • 明天:高房价先消灭穷人再消灭富人
  • 易宪容:A股随港股创新高很不确定
  • 陶冬:七月份的信贷数字是失真的
  • 徐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自由玄机
  • 叶檀:土地审计不是主要指向反腐
  • 冉学东:如何看商业银行自发去杠杆?
  • 邓浩志:公积金收紧 楼市或雪上加霜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