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英国《金融时报》:布莱尔的逐金之路

2014年05月12日 16:25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英国《金融时报》:布莱尔的逐金之路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菲利普•斯蒂芬斯 

  我很难想出哪位前政治领袖像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那样孜孜不倦地玷污自己的名声。他和小布什(George W Bush)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总会给他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少数人永远会把他当作“战犯”来谴责。但相比之下,他对个人财富执着得近乎疯狂的追求,会在历史上给他留下更黑的污点。

  没错,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把自己卖给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现在,他正不知疲倦地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呐喊助威。法国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在被赶出爱丽舍宫之前,就已经表现出对奢华的热衷。但和一心进入全球富豪行列的布莱尔相比,萨科齐和施罗德都还有一段距离。

  曾经的政治领袖有权谋得一种体面的生话——在他们50岁出头卸甲归田时更是如此。布莱尔旗下的慈善基金会对公益事业投入很大,他本人对公益事业对捐赠额也很高。但问题在于,在托尼•布莱尔公司(Tony Blair Associates)错综复杂的业务中,个人利益和公共服务的界限实在太难分清了。

  当布莱尔在海湾各国的宫殿巡访之时,人们始终搞不清他到底是作为联合国[微博]中东问题四方特使去维和,还是在从坐拥丰富石油的酋长那里招揽生意。

  这名英国前首相在选择客户时范围很广。不久前,他还在劝导一些国家实行民主制度。如今,除了奉承那些海湾国家的君主,布莱尔还向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献起了殷勤。他借口称是在推动政治改革,但实际上是为一个中亚暴君披上一件体面的外衣,以此换取报酬。

  算上有偿演说、与美国投行家迈克尔•克莱恩(Michael Klein)的交易,以及为摩根大通(JPMorgan)打通人脉的高薪职务,布莱尔的总收入额非常可观。有人猜测,布莱尔的财富约有1亿英镑。但有朋友认为,这是个被严重低估的数字。

  我想,布莱尔可能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拥有一架私人飞机更像是一种维持身份地位的方式、一贴抚慰受伤自尊心的药膏。他渴望得到公众的赞誉。离开唐宁街7年之后,他还没有适应走下权力宝座的生活。

  有人会问,所有这些到底是否重要?他为何不能活得坦荡一些?如果布莱尔放弃他自以为还拥有的发言权,也许会这样吧。我们现在仍能听到他对当下大事发表看法。

  最近,布莱尔谈到了中东和伊斯兰的话题。他在彭博社(Bloomberg)发表的那篇被广泛报道的演讲,再次把极端伊斯兰势力描绘为对全球安全最严重的威胁,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万众焦点。那篇演说呼吁西方同俄罗斯及中国联手打击原教旨主义者,并呼吁西方支持世俗铁腕人物——例如埃及军方前首脑阿卜杜勒•法塔赫•赛西将军(Abdul Fattah al-Sisi),以此对抗民选产生的伊斯兰教主义者。

  布莱尔认为,各国政府应重视这场“大战”,交战的一方是适应了现代性的国家,另一方是固守宗教排他法则的国家。这场战争是伊斯兰势力和穆斯林兄弟会的同情者与整个世界的战争。其他备选事务(民主、法治和独裁压制)和这场战争相比都是次要的。

  不过,演讲的矛盾和疏忽之处也显而易见。这段演讲并没有提到沙特。在该地区的政治制度中,沙特是“政教合一”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瓦哈比派滋生的温床——基地组织就是从瓦哈比派而来。卡塔尔也是如此。该国支持穆斯林兄弟会和叙利亚的逊尼派激进分子。敢问布莱尔先生是否愿意冒犯这些潜在的财主呢?

  更让人担忧的是,摩尼教的肤浅观点令布莱尔相信,中东的一切事务都必然归结为伊斯兰势力和现代性之间的重大斗争。国家之间的激烈角逐、逊尼派和什叶派间的宗教冲突、种族争斗、后殖民时代错划的边界,以及其他种种问题都无关紧要。和布莱尔的笼统概括相比,这些问题都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布莱尔的分析一看就没从历史出发,且失之简单粗暴。极端分子在中东和非洲的失败国家扩张势力,从别处心怀不满的穆斯林中招兵买马(他们在叙利亚就是这么干的),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很多伊斯兰国家也确实需要适应现代性。但西方支持世俗暴君并不是一个严肃的回答。

  布莱尔或许是历史上的最出色的英国首相。正如读者有时提醒我的那样,我认为他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赢得三次选举绝非偶然。他富有全局意识的深刻见解——即成功的民主能把开放经济和社会正义统一起来——一直以来都是准确无误的。遗憾的是,上述主张在今日才智不及布莱尔的政治家那里并未得到贯彻。布莱尔不会迎合排外的民粹分子。

  无疑,布莱尔对伊拉克战争负有很大责任,这包括英国参战的动机和随后发生的混乱局面。不过,布莱尔的意图仍然值得称道——尽管有人始终认为他编造了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和那些听任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恐怖统治的批评家相比,布莱尔的动机至少不比他们的差。

  虽然布莱尔最近立场背后的逻辑要求他支持萨达姆这样的暴君,但如今这一点几乎不重要了。争论已败给了追求个人名利的贪欲,这冲动不仅会在当下令布莱尔蒙羞,也会在历史评价方面给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相比之下,与他一起出兵中东的战友布什在退隐山野中显露出的自尊自重,令人不禁若有所思。

  译者/倏尘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中国11名渔民今日将在菲受审
  • 体育英超收官-曼城2-0夺冠 曼联第七无缘欧战
  • 娱乐曝杨幂怀男胎!公公说漏嘴:就等孙子来
  • 财经郑州加入救市大军:出台为房贷担保政策
  • 科技比特币遭遇休克式监管:倒闭潮将至
  • 博客深圳特大暴雨街道成汪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招聘怪圈:学历高“滞销”女生没人要
  • 李飞:三要点预判国九条行情
  • 徐小明:政策只是改变短期的市场走势
  • 水皮:大数据是老鼠仓的断头刀
  • 叶檀:新国九条是直接融资的号角
  • 天天说钱:京沪港“统治方式”比较
  • 傅蔚冈:高污染企业该建谁家门口
  • 刘杉:为啥盼着肖钢去河南
  • 黄祖斌:基金经理老鼠仓微利的启示
  • 童大焕:控制人口和产业当心孟买化
  • 沙黾农:为民请命的《新沙九条》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