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娟
北京时间10月22日晚间,美国财政部公布截至2013年8月底世界各国及地区持有美国国债状况(TIC数据)。
数据显示,8月中国所持美国债环比减少112亿,至12681亿美元,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数目创出6个月内的新低,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仍旧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占到美国债总额的22.7%,略低于7月的22.8%。
据美国财政部修正后的数据,2012年全年中国净增持美国债685亿美元,增幅为5.95%。而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的前8个月中国总计净增持美国债477亿美元。
除去本次减持,中国在2013年6月份也曾大幅减持美国国债,减持幅度高达215亿美元。
这似乎符合国内有些专家的预期,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日前就表示,他只能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中国一直增持国债的逻辑,他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减持美国国债。
根据美国的TIC数据,中国自2008年10月超越日本持有美债数量之后,一直稳居债权人榜单之首,尤其是今年5月中国持有美国债总量初值为13159亿美元,自美方有统计以来首次突破1.3万亿美元关口,创历史之最,而两个月前发布的5月12973亿美元下调修正值也是历史最高纪录。
有分析人士认为,因为中国持有美债的规模以及自身持有的外汇规模过大,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替代投资标的。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世界各国的国债评级只要超过2A+都可以作为投资标的,尽管单个的国债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及美国,但各国2A+以上的国债、公司债以及公共事业债券甚至股票的容量足以容纳中国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呼吁中国逐渐减持美国国债的声音可以理解,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国债违约迹象反复出现,而中国作为最大持有者,任何举动都有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因此只能自缚手脚。
不过有消息称,外汇管理局在香港成立的华安投资近年来的操作更加灵活,已经不再拘泥于国债而是多元化投资标的,美国公司债、股票和房地产等都是华安投资的投资范围,而且尽管有迹象表明其他机构也在向华安的路径趋近,但中国对美债的持有规模上似乎并没有显现特别的投资轨迹变化。
公开信息显示,投资美债的中国机构除了我们比较熟知的中央银行、中投公司、社保基金外,还有在海外成立的离岸金融机构,包括华安投资等。
有卖家就有买家,与中国8月减持美国国债不同,美国第二大债权人日本在8月份增持了137亿美元,总持债规模接近1.15万亿美元,另外排在第三位的加勒比地区充当地区性银行中心的6国及地区,持有量由7月的2878亿美元增至3005亿美元,增持127亿美元,但排在第四位的巴西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则分别减持了35亿美元和113亿美元;中国香港地区增持了6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