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副市长:欢迎李嘉诚等中国富豪到英国投资

2013年10月22日 01:28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伦敦副市长默特豪斯:英国欢迎李嘉诚就像欢迎其他中国投资者

  罗尼

  当伦敦副市长默特豪斯(Kit Malthouse)离席接受专访时,屏风另一侧仍不时响起刀叉声。

  16日这场午宴的主题是智慧城市发展,这是伦敦期待引进更多中方合作的领域。餐后,默特豪斯又将赶往另一场高端活动。说起自己犹如赶场般的首次中国之行,默特豪斯用了三个形容词:有趣(interesting)、着迷(fascinating)、惊叹(amazing)。

  上周,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率领的两大高规格代表团几乎同时到访中国,中英经贸投资合作再度升温。默特豪斯在上海期间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

  这场 “提速”中完成的专访谈到了中国的地铁和高铁、信息技术,还有上海自贸区建设。 “英国欢迎中国投资。”默特豪斯说,这其中也包括香港富豪李嘉诚家族。他对一些英国媒体的忧虑嗤之以鼻。

  合作“胃口”越来越大

  第一财经日报:这是一次被外界解读为“破冰之旅”的出访,全世界都看到,英国两大高规格代表团同时到访中国,包括奥斯本和约翰逊。可否分享一些行程的亮点以及对未来几天的期待?

  默特豪斯:此行最大的感触是体验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无论大街上还是楼宇内你都能感受到这样蓬勃的发展势头。这让我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伦敦,彼时我们也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的时期。

  同时打动我的还有中国民众的魅力,他们十分好客也非常热衷于和英国企业打交道。我们正是为彼此的合作推开了一扇大门,尤其是高科技领域。英国坐拥研发实力,中国不缺创意和想法,今后合作的“胃口”会越来越大,比如中国企业“走进”英国提升研发,英国产品挺进中国市场。

  我相信,此次中国“挖潜”之行将播种一段段美妙的友谊。

  日报:基础设施建设会是两国投资合作的主要议题吗?

  默特豪斯:我们已经展开了诸多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建设的讨论。当然,已经有多项中国投资项目落户伦敦。伦敦永远是一个云集大型项目的市场。对于来自中国和包括海湾国家在内的其他外资,我们都张开双臂欢迎。

  对我而言,此行的另一大意义在于中英城市和企业间建立伙伴机制,高科技依然是核心领域。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正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中的一部分,高科技研发正是英国的长处所在,中国的创新实力和学术发展也在与日提升,两国在这些领域有望系上一条更加紧密的纽带。

  伦敦市长挤地铁不奇怪

  日报:说到基建和科技,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你们的市长在北京体验了地铁,你在上海参观了华为研发中心。由此我想到去年采访你时提到的伦敦地铁对中国企业的商机,比如无线网络建设是否会考虑华为?“挤地铁”的伦敦市长是否会就此爱上中国制造的地铁车厢?要知道,伦敦地铁在一些人眼中已经是“中世纪”的产物了。

  默特豪斯:你说得没错,伦敦地铁正在升级,引入了很多新设备。说到鲍里斯,他的一大特点就是总是在寻找新鲜事物。如果他相中某样东西,就会想方设法得到它。比如前不久他在意大利都灵滑雪,看上了一款巴士的造型,目前我们正在讨论是否引进这款巴士。所以他来北京坐地铁一点都不奇怪。

  华为之行也非常有意思,华为在英国的投资已经建树颇多,它是沃达丰(Vodafone)的一大供应商,也在帮助伦敦推进4G网络建设。我认为,华为今后在伦敦以及英国其他地方推进业务的空间还很大,我们也就此进行了探讨。

  伦敦是一座向技术和创意敞开大门的城市,如果这些新技术来自中国当然多多益善。

  日报: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有“中国制造”进入伦敦地铁的升级换代?

  默特豪斯:你问倒我了,不过华为的无线网络技术值得称道。目前,伦敦的地铁站内布设了无线信号,但隧道里还没有,这就是合作潜力所在。华为还有一项在露天街道上分配无线信号的技术,在当前4G甚至5G技术推广的前景下,这将大大改变人们对通讯工具使用管理的方式。

  再说说轨道列车,如果中国企业的列车和引擎设计一流,我们会给予关注。我和我的同伴就是乘坐京沪高铁来上海的,旅途令人印象深刻。我从未坐过如此快的火车,快捷、平稳,我还睡了两个小时。

  日报:和欧洲之星相比,中国高铁怎么样?

  默特豪斯:中国高铁更快,而且比欧洲之星更舒适。我没想到从北京到上海的地势如此平坦,沿途我只看到了一座山。

  如何看待自贸区红利

  日报:中国投资英国,有人欢喜有人忧,比如一些英国媒体担心李嘉诚家族已经买下“部分英国”,你怎么看?

  默特豪斯:哦,不,英国欢迎他们,就像欢迎其他中国投资者一样。在英国,我们不会对海外投资者心存芥蒂。有些媒体总喜欢虚张声势,英国民众对海外投资还是抱有肯定的态度。对于投资来源,我们一点都不介意。

  伦敦的城市发展脚步并未停止,投资空间还很大,我们也确有需求,尤其是住宅和基建领域的投资。伦敦每十年就会增加百万人期待住有所居,我们可以就此寻求中国企业的帮助,为什么不呢?

  日报:你拜访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了吗?这是否会成为英国企业来华投资的黄金机会?

  默特豪斯:尚未拜访,但我们做了相关探讨,这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政策尝试,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已经有不少英国企业成功拓展中国市场,我们还有更大的空间。这也是市长和我的职责所在,我们来中国推介英国,期待更多英国企业“走进”中国市场。

  日报:除了基建领域,中英之间的金融合作是否也值得憧憬?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刚刚落幕,中国也将授予伦敦投资者初始800亿元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伦敦已经成为欧洲离岸人民币中心。

  默特豪斯:伦敦和纽约是全球两大金融中心,我们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欧元中心,尽管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未来几年会和其他主要货币一样在伦敦市场出彩。伦敦汇集了来自全球的金融资本。完美的是,所有这些是通过直接交易完成的,在避免了通过第三方美元进行结算的风险同时减少了转账成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将增加限制 运费自付
  • 体育霍华德15+17书豪首发 火箭季前赛4连胜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副教授:北京马拉松选手随地撒尿的苦衷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
  • 周彦武:杀光中国人 杀光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