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短期国债收益率10天飙升三倍

2013年10月10日 01:13  第一财经日报 

  孙红娟

  美国国债一直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资产,因此长期享有基准利率的功效,但近来受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开始飙升。有数据显示,近日,美国一个月期限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超过银行债券,这凸显了市场对美国政府可能出现违约的顾虑正在升级。

  不过,现在市场的主流意见仍然认为,美国真正违约的几率比较低,最坏的情况就是推迟部分偿付,但只要能够保证利息支出,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短债利率狂飙

  据CNBC报道,美国时间周二,二级市场上一个月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0.322%,这是自2008年四季度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本月初0.083%的收益率水平增幅近3倍。

  当日,美国财政部发行300亿美元1月期国债,收益率0.35%,这也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美国政府最高的借款成本。2008年四季度是美国金融危机最为肆虐的时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高位。

  同时,本次国债拍卖的认购倍数也创下自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2.76,表明美国投资者对短期国债的需求大幅度下降。

  衡量国债需求的另一个指标——拍卖中的最高收益率与拍卖开始时的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差别扩大到0.05个百分点,这也是2008年3月来的最大值。

  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短期国债的投资人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如市场货币基金,这些机构投资者对于任何信息都反应非常敏感。

  全球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富达(Fidelity)的货币市场小组负责人Nancy Prior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出现违约,但是作为一个货币市场基金经理,我们已经开始采取预防措施。”

  富达称在上月初就决定停止购买10月18日前到期的政府债券,而上周华盛顿延迟提高16.7万亿美元债务上限,财政部警告政府将在这个月底无钱可用,这使得富达进一步出清所持的10亿美元国债。

  资产管理公司IG市场战略分析师伊万·卢卡斯表示:“如果美国政府违约,短期债券将最早受到冲击,当前风险溢价的上涨表明了这种市场恐慌情绪。”

  相比之下,美国十年期国债受到的冲击并不明显,因为10年期国债的票息即便在短期内被推迟支付,在10年的期限中也可以被弥补。

  截至北京时间10月9日21点,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仍维持在零附近,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2.634%。

  美国违约概率几何?

  10月17日美国将迎来17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如果届时美国国会两党不能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美国政府将难以继续举债融资,而这将引发政府出现推迟偿还现有债务及利息,甚至出现违约的情况。

  不过现在的主流观点仍然认为美国不会违约,即便出现技术性违约,包括推迟支付部分利息,也不会出现大范围违约的状况,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一家美国金融机构分析师表示:“不能按时还款将给美国信用评级带来极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利息还款是否能够被置于其他付款项目之首,如果可以的话,危害将不会如市场所期。”

  该分析师对美国按时付息能力非常乐观,“目前美国政府每月的税收为2500亿美元,而每个月的全部利息支出为250亿~300亿。”

  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级外汇分析师格莱格·吉布斯表示:“美国发生推迟偿付或者违约的几率非常小。”10月美国将面临密集到期债务。10月17日1200亿美元国债到期,10月24日930亿美元国债到期,10月31日890亿美元到期。

  但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则表示,美国债务违约并非小概率事件,李稻葵的依据主要来自美国目前的政治僵局,他认为目前美国争议各方都比较难以让步,因此将提高美国违约或者政府临时关门的概率。

  最大债主两重风险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中国债权人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当前国内重大关注之一。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截至2013年7月底世界各国及地区持有美国国债状况显示,7月中国所持美国债环比增加15亿美元,至12773亿美元,仍是美国国债的全球最大单一持有国。

  从长远来看,如果美国债务违约中国将会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对美债权的还本付息、按期偿还违约风险;二是美国国债价格暴跌损失风险。

  为此,中国财政部日前对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作出了首份官方回应,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美国国债违约,确保中国对美投资安全。并强调,一旦发生债务违约,美方应首先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东方IC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高院:薄熙来上诉获受理
  • 体育傅博表态必双杀印尼 邀里皮为国足支招
  • 娱乐李案主辩律师请辞上诉:履约四月心里痛
  • 财经落马贪官“房”事:高官买房压力也较大
  • 科技苹果公司或10月22日发新款iPad:似mini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慈禧死后传奇:三次入殓遗体仍完整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
  • 金岩石:伪大师与商道复兴
  • 赵伟:中国中小企业的两个关键词
  • 叶檀:大收权下的大改革
  • 陈虎:银行停房贷透出的巨大信号
  • 花木兰:以房养老是个重大忽悠
  • 王东京:警惕地方债闯祸
  • 谢作诗:中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