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避税犯众怒 G20拟联手打击转移定价

2013年02月18日 01:31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潘寅茹

  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避税,这并不稀奇,尤其是在经济普遍向好时,国际社会往往对此“揣着明白当糊涂”。但在各国政府普遍缺钱的当下,跨国公司的日子看来不好过了。

  当地时间16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在莫斯科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打击跨国避税与货币政策、汇率操控成为了会议的三大焦点。

  鉴于一些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在去年被集中曝光,引发政府和民众的广泛不满。在此次会议上,G20承诺将在未来通过国际合作处理避税问题,限制跨国企业向海外低税率区域转移利润从而少缴税的做法。这一国际联手的最大推动力,则来自欧洲“三驾马车”——英国、法国和德国。

  严打避税

  在16日闭幕的G20财长会议上,针对跨国企业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避税行为,与会财长讨论了经合组织(OECD)对该问题的调查报告,同时,还着重探讨了该行为背后极具争议的定价转移规则,认为其亟待更新。

  这份名为《解决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Addressing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些跨国巨头利用各种避税伎俩只缴纳了区区5%的税费,与其赚取的利润总额严重不符。

  报告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现代税收制度存在的根本问题:“随着国与国之间商业活动的紧密联系,跨境商业活动的增多,而税收规则经常未协调一致,因此,跨国企业通常游走于不同的税收规则间,通过差异来实现套利。”

  英国是觊觎跨国巨头利润的代表国家。去年,谷歌[微博]、脸谱网、亚马逊[微博]和星巴克等大型跨国公司被曝在英国获得大笔收入,却未能支付它们所应上缴的税费,引发公众质疑。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呼吁对现存税制进行改革,并表示愿与法、德等国一起合作,打击跨国企业的避税行径。

  法国财长莫斯科维奇也站在英国一边,表示法国将坚决打击税务欺诈、逃税、避税等“可耻”行为。“我们必须避免一些跨国企业利用国际与国内税收制度的差异逃避纳税的现象。”莫斯科维奇说。

  在本次财长会议最后发布的公报中还提到:“鉴于跨国企业遵循的避税措施将侵蚀各国税基,威胁国际税收体系的稳定,因此各国将采取严厉措施来解决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现象。”

  据海外媒体报道,G20合作处理跨国企业避税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将体现在今年7月经合组织的报告中。其中,英国将负责处理定价转移问题,这是经合组织处理税制问题所设的三个工作小组之一。另两个小组由法、美与德国分别负责,主要着手研究低税基问题和电子商务中的合理税收制度。

  当然,通过国际合作打击避税行径并不是新鲜的尝试。早在2009年,G20就联手出招,迫使“避税天堂”在信息公开与透明性方面做出让步。

  惯用伎俩

  去年,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巨头美国星巴克公司就因税务问题在英国犯了众怒。星巴克在英国14年的营业额达30亿英镑,但累计缴纳公司所得税仅为860万英镑,纳税额低于营业额的1%。2011年,公司甚至以“亏损”为由,未向英国政府缴纳一分钱税款。

  星巴克绝不是跨国企业通过转移利润避税的个案。包括谷歌、微软[微博]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是避税黑名单上的常客。美国财政部的经济学家们甚至估计,如不使用避税手段,苹果公司仅在2011年一年,就需在美多缴纳24亿美元的税款。

  在最能挣钱的地方挣钱,在税率最低的地方纳税,这是多年来跨国企业避税的惯用伎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鉴于各国不同的税收制度,选择企业所在地是决定其税单能否“缩水”的因素之一。谷歌、亚马逊和星巴克这三家巨头毫无例外地都选择了低税率国家。企业税税率仅为12%的瑞士、12.5%的爱尔兰以及荷兰都成了理想的候选地。

  在这其中,定价转移是跨国企业腾笼换鸟的重要伎俩。路透社与一家名为“税务研究”的英国独立调查机构为期四年的调查显示,星巴克采用了一系列复杂的避税手段。其中,包括支付专利与版权费,利用公司的生产链,将利润分配给其他位于低税率国家的分公司,巧妙地降低了本应在英国缴纳的税款。

  而近些年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兴起,互联网领域法规的缺失给了跨国企业避税以可乘之机。现有的税收制度并未覆盖至电子商务这一新兴领域。由此,催生了互联网交易税收管辖权的归属等数字经济时代特有的问题。

  法国政府就在1月底提出了一项新的税收提案,计划对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收集用户个人数据的行为征收互联网税。这些互联网公司收集了大量的用户私人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将用户兴趣与其服务进行匹配,或者直接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广告,背后蕴含巨大商机。但是,与其他美国互联网公司一样,谷歌在法国几乎不缴纳任何所得税,这使得法国的政策制定者寝食难安。

  不过,对于从根本上杜绝跨国企业避税行为,《经济学人》杂志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出谨慎的乐观。事实上,哪里有国内税率、监管机制和保密法律的分歧,哪里就有为跨国企业提供的“合法套利”。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为了赢得企业落户,经常自愿成为“避税天堂”。

  “任何公司都有削减成本的压力,企业税就是成本。”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HMRC)简化税收办公室主任约翰·怀廷(JohnWhiting)说。而对于部分国家对于企业的“渴望”,怀廷表示,这就好比企业税税率仅为12.5%的爱尔兰,正“赤身裸体地吸引生意”,因为这是该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马英九:正与日协商使用钓鱼岛渔场
  • 体育CBA季后赛对阵广东新疆同半区 最终排名
  • 娱乐刘谦经纪人称李云迪主动提出“找力宏”
  • 财经日本开足马力印钞 G20失语未现批评声
  • 科技消息称京东估值上涨 2013年面临上市选择
  • 博客马未都:公款不能报销所以放炮少了?
  • 读书对越反击战:解放军巨大伤亡震动军委
  • 教育孩子办家庭春晚压岁钱变身“出场费”
  • 育儿美国女孩服布洛芬致盲强生赔6300万美元
  • 罗天昊:一号文件不能搞成半吊子
  • 姚树洁:澳国百万年薪教授的浪漫与纠结
  • 赵伟:后危机时代 美国得了实惠
  • 郭士英:从G20及日本的辩解看货币政策
  • 邱国鹭:大资金如何配置不同行业股票
  • 章玉贵:全球复苏切勿押宝宽松货币政策
  • 张化桥:立陶宛高山灵芝的赚钱方法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需减少对公共投资依赖
  • 郑风田:一号文件释放的惠农政策信号
  • 董秀成:中国油品升级速度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