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暗流涌动达沃斯 利益集团矛盾冲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9日 19:13  财经网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9日电 随笔:暗流涌动达沃斯

  新华社记者李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里著名的一个章回,其中一句“那雪下得正紧”,特别烘托气氛。我们从苏黎世乘坐大巴进入达沃斯山区的时候,恰好也遇到了一场大雪。大片的雪花在风中飞舞,小镇屋檐上的雪堆了有一米多厚。

  在大巴上,坐在我旁边的是加拿大泰克资源公司的副总裁霍斯维尔,他已经连续3年在1月底造访达沃斯。他说,达沃斯论坛很有趣,能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世界经济怎么样,在这里能摸个八九不离十。

  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达沃斯论坛作为一个民间论坛,氛围虽然相对轻松,但讨论中也充满了力量角逐和不同意识形态、利益集团的矛盾冲突。

  欧债危机因为波及范围广、影响深,成了几乎所有讨论的焦点。通常,论坛讨论不外乎解读成因,进而寻求解决之道,其过程类似给病人会诊,至于开出的药方是否能治病,要留待日后观察。

  这次欧债危机,“病人”和“大夫”是近亲,他们除了想办法治病,还琢磨着是不是能让旁人出点药钱。有人建议可以让一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到救助中来,西方媒体也趁机煽风,列举一系列数据,试图说明新兴经济体有能力担负起这个“责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这次年会开场前一天的报道中,引述英国标准渣打银行(微博)的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万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长都来自今天的新兴经济体。报道认为,美国的“世界警察”地位是时候“卸任”了,中国、印度等国应“负责任地”接棒。

  27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达沃斯论坛一场访谈中说到欧债危机时表示,他不认为美国有义务加大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的资金投入。他认为欧洲得先自救,美国到该出手时自然会出手。

  德国是欧债救助最大的出资方,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危难时刻的沉稳也确实鼓舞人心。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25日在默克尔做年会开场演讲之前,称赞她是欧洲的“力量之塔”,是引领欧洲走出迷途的“舵手”。但与很多人期待的不一样,默克尔并没有表示德国会马上加大援助力度,相反,她希望大家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对德国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承诺,而是兑现承诺”。

  而金融大鳄索罗斯语出惊人。他怀疑有人“刻意保持危机的氛围,为的是对某些有问题的国家施压”。索罗斯认为欧洲目前完全掌握在德国手里,并用“独裁者”来形容德国。虽然索罗斯语气强烈,但欧洲内部恐怕有不少人和他一样对德国心存芥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微博)则在火药味十足的论坛上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28日的会议上,她从座位后拎出自己的皮包,楚楚可怜地说:“请大家帮忙吧,我今天就是带着我的小包包来求布施的。”台下顿时笑声一片。(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