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4月14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 M2余额159.96万亿元,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2.6个和3.3个百分点。


  M2与M1增速双双回落,且超过此前市场预期,这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市场上甚至不乏一些担忧情绪。对此,我们认为,对于M2增速回落要全面客观看待,无须过于担忧。


  首先,我们要看到,M2增速回落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基数问题,也有商业银行投资缩减、债券发行量下滑以及房地产信贷回落等原因。


  在上周五金融数据公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一季度M2增速平稳回落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包括去年同期高基数原因,商业银行表内资金对资管产品的投资规模收缩,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规模下降,以及部分贷款增速有所控制。


  除了上述原因外,由于债券发行量下滑导致存款增速偏弱,也被认为是导致M2增速回落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5.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个和2.7个百分点。对此,有研究机构分析表示,从分项存款来看,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都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而造成企业存款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与债券发行有关。上述分析认为,今年专项金融债减少,政策性银行债发行节奏也偏慢,这共同导致了企业存款下降。另外,今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量下降,且定向置换比较高,不会形成额外的存款。


  其次,对于M2增速的变化,既要看到金融数据的短期波动性,又要认识到其与经济增长的匹配性。


  一方面,M2增速短期往往存在一定波动性。此前几年,均出现过M2增速下滑超过市场预期的情况,例如2016年7月份,M2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前一个月和上年同期低了1.6个和3.1个百分点。因此,必须重申,正如看待经济不能只看短期、局部,而要看长期、全局一样,看待金融数据的变化,同样要全面地、趋势性地看。有专家表示,观察金融运行情况应更多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整体趋势性变化,而不宜拘泥于单个月份的短期数据波动。 

 

  另一方面,3月末M2保持了10.6%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总体上与经济增长基本匹配。一般经验认为,M2的预期增长目标大致等于经济增速加CPI增速,再加2至3个百分点。如果在这个区间,基本上就被认为是合理的。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业内预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在6.8%左右,而此前公布的3月份CPI为0.9%。由此可见,10.6%的M2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与宏观经济相适应。


  再次,应该看到,M2增速回落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具体体现,是引导金融去杠杆的效果显现。


  阮健弘表示,M2增速平稳回落,反映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和对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监管的加强,有利于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传递链条和滞留时间。


  2017年货币政策总基调仍是稳健,但强调要保持“稳健中性”,这就要求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审慎和稳健,突出中性态势,不松不紧,既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必要的流动性供给,又要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必要的压力,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拓展时间和空间。从今年以来的具体操作看,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保持了流动性基本稳定。


  为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央行以及相关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的监管,引导金融去杠杆。有分析称,4月份以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利率上行、MPA考核从严、资管统一监管;4月份以来,银监会接连发文防控风险,政府加大金融机构监管,促使资金“脱虚向实”目的明确。从对金融数据的影响来看,非银将会继续被压缩,票据也会减量,中长期贷款比例将上升。


  最后,我们要看到,尽管一季度M2增速回落,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没有减弱,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中向好。


  此前有专家提出,观察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不能总盯着M2,社会融资规模更能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在M2增速平稳回落的同时,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68亿元,其中,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2.12万亿元,环比多增逾万亿元,超过市场预期。这显示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金融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


  从经济形势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良好势头,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长;外贸形势继续回稳向好;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连续6个月保持在51%以上;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铁路货运量增长15.3%。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既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了时间,也为金融业去杠杆、防风险创造了条件。


记者:赵洋

编辑:王小平、吴粤

网友的标签:舆情通报员、财经小达人



为您报道最权威的国内外时政经济信息!关注有您更精彩!欢迎关注我们!


金融时报及中国金融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

请于文首注明出处及作者

新媒体合作请您联系新媒体部

发邮件至fnweb@126.com

微博~@中国金融新闻网

官网~www.financialnews.com.cn

金融时报新媒体矩阵

金融时报




中国金融新闻网




财金时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时报”】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