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通海高科可能发行股票而无法上市

2001年06月12日 09:50  鑫牛证券网 

  通海高科(0991)的社会公众股股东来说,噩梦伴随着他们当初的“幸运”不期而至了。

  去年的此时,荣耀无疑是属于通海高科和它的股东们的。加诸于身的“高科技”、“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等光环让整个证券市场为之侧目,发行市盈率高达61.83倍(此后突破的也只寥寥二三家),创下了当时纪录;一大批机构投资者趋之若鹜,甚至闹起了“内哄”,使得中签率奇低,那些“侥幸”中签者立马让其它投资者“欣羡不已”。

  风光和侥幸只是短暂的。随着上市的杳无音讯,通海高科的流通股股东们开始如坐针毡,甚至惶恐不安起来。毕竟,从去年7月3日至今,时间过去快一年了,通海高科的股票仍不能上市。按规定,股票正常上市的时间应在完成发行的半年内,在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寥寥几家突破此时限。

  能否上市成为悬念

  能不能上市,如今已成为通海高科最大的悬念。10日在长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的主要议题便是如何推进尽快上市。这也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不可计数的股东大会中审议议题最为独特的一次了。

  “通海高科的发行失败了”,承销商之一的某证券公司投资部老总在内部会议上如此通报。一位知情人士甚至断言,通海高科肯定上不了市,它将开创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股票发行完而不能上市的先河。

  也有不同的说法。熟知通海项目的人士估计,其上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也是出席股东大会的大多数通海股东的看法。

  曾侥幸配售到100万股通海流通股票的某公司职员说:“规定持股6个月的期限早过去了,迟迟没有上市的动静,大家都很着急。与通海的人联系,全都支支吾吾的。而此前,通海承诺,政府会出面帮他们上市。”他肯定地讲:这其中必有问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监管部门正在对通海进行调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通海的上市律师明确说,调查期间,不便发言。但据灵通人士透露说,监管部门的动作已不限于调查,而比这更严重。

  通海上市遇到了麻烦。与发行时的无限风光相比,上市遭遇如此尴尬,恐怕是当初踊跃认购的投资者始料不及的。

  最初配售就引发争议

  其实,通海高科当初的发行就使人疑窦丛生。

  2000年6月,通海高科发行10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吸引无数投资人甚至是机构投资者倾情参与的原因在于:通海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于TFT-LCD(液晶显示器的上下游产品)项目,国内只有它一家能生产,国际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具有30%以上的年增长率;而且产品自1999年9月下线以来,意向性订单已达48亿元,而其设计生产能力满负荷约为14亿元(以上据《吉林通海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概要》)。高科技、高成长、高回报,正是国内证券市场投资的兴奋点。

  一时间,要求以战略投资者、法人身份配售新股的机构纷至沓来,“配售没有任何问题,结果与最初制订的发行方案基本吻合。”承销股票的人士说。事实上,通海高科的发行还是让人颇感蹊跷。最后的结果,华夏、博时基金[微博]公司以战略投资者身份配售到3500万股、2450万股,占到流通股数量的59.5%。

  “基金公司成了通海高科的庄家。”(一般情况下,庄家持有50%-60%的某公司流通股便可称之为控盘了)。这的确让人惊诧。当时就有媒体披露,通海最初的配售中有“内幕交易”嫌疑,是有关部门的干预造成了这一结果。基金公司“无心插柳”成了最大的赢家(而现在,他们只能惴惴不安了)。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按规定,战略投资者须具备:持股期限半年以上,彼此有业务上下游关系,之间有供货协议。基金只具备最简单的条件。而且,在基金享受到了这些“免费大餐”后,尽管证监会重新出台了《法人配售指引》,但战略投资者从此消失了(其后,100多家股票发行中只有宝钢采用)。在记者的采访中,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一位以法人身份配售到的公司说:能配售到实在是侥幸。此前,他们了解到,配售对象早已“名花有主”。而另一位配售公司人员说:“通海的人都引进了战略投资者,为如何分配闹得不可开交。因此,有人告到了证监会,下令取消了战略投资者,因此才被配售到。”

  尽管通海股票发行中“疑点”甚多,但发行结果应该是公正、公平的。这或许得益于监管部门的及时干预、有效防范。

  虚假出资人浮出水面

  据统计,近3年来有几百家公司上市,但上市被“卡”的也就新中基隆源实业(现大龙泉)、隆平高科几家。从这个意义上说,通海高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十分复杂和严重的。否则,调查早就结束了。

  到底出了何种“故障”,目前没有正式的信息披露。按规定,通海发行完股票便是一个公众公司,就有义务披露信息,至少也该披露去年年报,但却不知被谁豁免了这一义务。

  依据各种来源不同的信息看,有关人士分析,问题应出在通海高科的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江门市高路华集团有限公司上,可能存在出资不实、虚增利润甚至挪用募集资金等问题。接近通海高层的人士透露,通海高科上市出现问题主要出在高路华,此次股东大会讨论的主要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资产整合、重组,包括管理层的人事变动。

  通海高科共有5家发起人股东,其中吉林电子集团和高路华为主要发起人,分别持有50.81%和48.81%股权(发行前)。某专业人士说,持股比例如此接近的两个主发起人,这种现象并不正常。按惯例,一个主发起人持股比例在80%左右(发行前),其它发起人则很少。“这也很无奈,”了解通海的人说,“在介入时,这已是既成事实。”

  吉林电子集团和高路华有一定业务联系。但一南一北,相距如此遥远的两家公司牵手如此紧密,却着实不寻常。尤其对国内企业而言,缺乏地方隶属关系,对其业务发展并不利。专业人士分析,最大的可能是高路华出资产借吉林电子集团的指标实现“捆绑上市”,毕竟,在去年,实行的是额度制。因此,“高路华有种种企图是可以估计到的。”他分析说。

  高路华以其下属江门市高路华电视机厂(整体)、通化市三海电视机厂(整体)和江门市高路华产品销售有限公司90%的股权作为出资,持有通海48.18%股权。为此,通海形成对高路华负债1.02亿元。按此测算,高路华出资的净值在3亿元以上。

  依据高路华的情况,有关人士说,它存在着虚假出资的可能。有关媒体披露的情况印证了这点。新高路华总经理陆强华公开说,高路华背着一屁股债。而且,即使对产品销售势头良好的新高路华,高路华未出任何资金,仅以无形资产出资占到很少股权。

  根据规定,企业上市的基础是三年必须盈利。通海的招股书上显示,1997-1999年其业绩还可以,而且利润95%以上来自高路华的电视机。作为一个二流彩电企业,证券分析师认为,高路华在通海的合并报表中存在虚增利润的可能。毕竟近年来,彩电利润已经非常薄,而按通海的业绩看,高路华彩电却有如此好的利润。有媒体报道,高路华在信息产业部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中就存在做假的嫌疑。按其上报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远远高于其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中华数码信息,而且母公司已连续出现两年严重亏损。

  更有一种说法,高路华捆绑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而且打算将通海募集的资金挪到香港供其母公司所用。据报道,高路华的两家母公司———中华数码信息和东宁高科技的一位高层人士曾对香港债权人放言,高路华即将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而其后将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资金转移到香港,偿还债务。有报道说,有知情人将挪用资金的信息举报给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通海上市前夜果断停止其上市资格,并介入通海的全面调查。

  了解通海的人士说,这种说法不大可信,因为通海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吉林的液晶显示器项目。实际上,接近通海高层的人士透露,通海募集的资金确实有部分且为数不少被挪用了,而且通海的银行帐户已被冻结了,冻结资金为几个亿(通海募集资金扣除各种费用应在16亿多)。

  监管部门进退两难

  无论多么复杂、多么严重,监管部门查清通海的问题应该不难。但如何处理,却是非常棘手的。

  据了解,通海高科目前正在制订整改方案,包括可能让高路华出局,引入新股东,注入优质资产等,而且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这意味着,通海还可以上市。一个配售了为数不少流通股的机构说,有人愿意出高价,他们都没有转让出去,而且相信,通海上市后绝不会跌破发行价。但是,这样一个问题丛生的企业都来上市(尤其如果高路华利润做假成立的话,通海就没有发行股票的资格),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宽容”一次,以后群起效仿,监管部门如何监管、如何整肃?

  不让其上市,甚至退还募集资金?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法律上没有规定,也无此先例;其次,钱已花去不少,企业哪有钱退?即使退,如何赔偿,按同期银行利率还是别的?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操作难度很大。尤其是通海的发行是在审批制度下,取消上市则意味着主管部门应承担责任,不能完全把责任搁到中介机构头上。有一些通海高科的股东甚至说:如果取消其上市,他们将起诉证监会。

  通海高科真正把监管部门摆在了进退两难的位置上,尽管如此,消息人士说,监管部门将严厉处理此事。毕竟,虚假上市等问题是无法宽容的。可以肯定的是,暂停通海上市,毕竟预先防范了风险,尤其是没有将风险扩散到市场上。

  通海还在努力,无论从公司自身,还是其它途径。一位熟知通海情况的投资者说:真的很侥幸,避开了通海高科这颗“地雷”。但如果证券市场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没有很大的提升,避开了一颗,却闯进了地雷阵,还能幸运吗?

  

声明:所载传闻未经核实,仅供参考

股市警语:股市风险莫测,入市须谨慎!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