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决策层将会如何进一步降温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09:22 万国测评

  上证指数在突破4000点之后,仍在继续上行。在坚信"只要入市,一定能赚"的情况下,国内股民为股市疯狂。从股市交易特点看,弥漫着浓厚的投机气氛,其表现就是过度交易、过高的换手率。统计显示,2006年12月的日均交易量只有730亿元,但到2007年4月份的日均交易量则达到2000亿元,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日本在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其日均交易也没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等值规模;香港股市在鼎盛时期也仅为575亿港元。

  管理层对股市过热表示了高度关注,尽管也采取一些降温、退热措施,但股市仍然继续升温。那么决策层将会采取什么政策来给股市降温呢?市场上对降温工具已有讨论,可选的方法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加大新股发行力度、强化监管、征收资本利得税和指数期货推出等。在全球性的资产重估背景下,国内也正在经历一轮资产重估的大潮,股市、房地产就是中国资产重估的重要舞台。因此,调控股市也应该从资产角度来着手。

  其实,在各种降温的工具中,以加大股市供给的方式来"稀释"股市狂热,可能是有效的招数。而且,政府在这一方面是有着强有力的手段的。比如,中央政府可以宣布庞大的新股发行计划,把面临改革的大型国有资产上市,如对

铁道部进行公司化改组然后上市,把三峡工程重新进行包装并纳入上市进程,这些项目的融资规模都可能会高达数千亿甚至更高。除了中央级的庞大企业之外,也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地方将各种国有资产进行包装,然后纳入到上市计划中。在融资需求之下,相信地方政府会对此有积极性。

  有人认为,在牛市中加大

股票的发行量无异于扬汤止沸,还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股指上扬。不过在我看来,效果如何,要看加大发行量是哪一个级别的。如果从中央到地方准备多个数百亿、上千亿规模的巨型企业排队上市,这远远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扬汤了。倾盆大雨的供应量之下,相信会对市场的预期产生重大影响。而从政府角度来看,这一做法实际上借着资产重估的大势,加大力度推进优质国有资产的
证券
化过程,这与我国的改革方向也是一致的。

  综合来看,面对当前股市热潮,加大重量级的供给将是顺势而为的有效措施。

  贺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