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传银行紧急截流贷款炒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6:34 万国测评

  要求借款人签署保证书,声明不挪用银行资金炒股

  尽管各地银监局尚未正式开始对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炒股进行专项检查,但各商业银行已在紧急研究对策。某大型国企业务骨干王小姐昨天在一家上市银行的广州分行填写完往常所有贷款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资料后,另外被要求在一份"贷款用途声明书"上签字,并写上身份证件号码,声明"本人确保不将贷款用于股市和期货……等法律法规禁止银行贷款进入的领域"。

  记者昨天了解到,类似王小姐的案例正在各商业银行上演,业界将此类举动称为监管部门检查前的"自律和自清行动"。

  银行新措施迎接检查

  2006年股市的持续火爆,引发银监会和央行对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炒股的高度警惕。多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部门透露,事实上,早在两周前,银监会即向各商业银行总行下发《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炒股和购买基金。但《通知》未讲明银监会将就此展开专项检查,因此,各商业银行最初并未特别在意此项通知,因为《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信贷资金禁止入市。直至新华社上周播发银监会权威人士透露"春节前将全面检查、住房按揭贷款将成检查重点;商业银行应对违规贷款负全责"等消息时,各银行才意识到一场监管风暴即将来临。

  记者昨天采访多家银行零售业务部门人士获悉,各商业银行正在紧急研究对策,以尽最大可能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并迎接银监部门的检查。本文前述王小姐的遭遇即是一些商业银行采取的新措施。年收入过10万的王小姐有意向银行申请贷款,在向该行提交房产证(房产市值逾百万)、收入证明、

购车合同等各项证明和文件后,被要求在一份"贷款用途声明书"上签字并填写身份证件号码。"声明书"中有两项内容指向明确:"本人确认向贵行提交的贷款申请资料及内容真实、合法、有效。""本人确保按照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和贵行的规定合法使用上述贷款,并保证不将贷款用于股市、期货或其他证券投资,以及其他股本权益性投资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银行贷款进入的领域","本人对上述声明的内容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何要求贷款申请人额外"保证"呢?这家银行工作人员称,该行自今年2月1日起要求所有客户填写此项声明,这是统一安排。另一家上市银行零售业务部门人士更称,该行在合同文件中已有此条款,但最近在与客户签约时,会要求客户经理特别向客户讲明这一点。

  "贷款炒股"途径繁多

  在媒体的渲染下,银监会即将进行专项检查的消息给人以风声鹤唳的感觉。但直至昨天,银监会属下各地银监局尚未正式部署此项检查。各商业银行也尚未接到银监部门现场检查通知。"如果检查,也很难大面积展开,因为银监部门人手较少,抽查将是现实的做法。"几位业界资深人士如此判断。

  在现实的操作中,银行信贷资金如何被挪用入市的呢?几位不愿署名的商业银行资深零售业务人士称,信用卡取现便是其中途径之一。一些商业银行针对大企业客户的高管、行政单位的领导、资深专业人士等提供信用贷款,但条件极其苛刻。记者曾经以客户身份向两家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均被要求提供购车合同,并被要求在付款后将购车发票提交银行归档。这些措施完全为了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但通过信用卡透支炒短线者,银行很难监控。"即便是抵押贷款,如果申请人与车行或房地产开发商串通,客户一旦取现,银行就很难对贷款用途进行监控。"

  但一家外资银行人士指出,一些银行创新的循环贷等品种在实际操作中为贷款炒股提供了便利。"一次审批,额度内多次使用、自助贷款"等等,在为客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亦为客户挪用贷款资金提供了操作空间。

  "还有一种情形,你很难区分它是否违规。在一家盈利能力极强的企业工作的李先生目前年收入30多万元,他原本有储蓄足以一次性付款购买目前居住的160多平方米的

豪宅。但他看好股市,更看好自已选中的
股票
,因此,他只支付了房款的首期,便申请按揭。自有资金仍在炒股。这类置换资金炒股者大有人在。"

  对公贷款入市量更大?

  尽管银行贷款资金违规入市的专项检查的效果还很难预测,但银监会权威人士透露,如果发现违规贷款,银行将对此负全部责任。银行的职责之一便是杜绝违规贷款发生。然而,银行一位资深人士私下称,个人通过挪用贷款入市的资金量不会很大,对公贷款和私募机构挪用贷款入市的资金量可能会更大,他们的操作手法更隐蔽。但这位人士没有进一步透露具体情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