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11日 12:13 和讯 homeway
本报记者鲁娜实习生白柯追根溯源,最先申请注册“伟哥”的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广东公司——威尔曼公司。按照商标法规定,我国注册商标实行“注册在先”的原则,1998年5月广东威尔曼公司,首先获得把“伟哥”进入公告期的权利。但随后,国内掀起了注册伟哥的风潮,据粗略统计,国内企业加入“伟哥”商标注册申请行列大战的竟达30多家,沈阳飞龙也在其中。 时至今日,风波未平。国家商标局未批准任何一家企业使用“伟哥”商标,包括辉瑞和飞龙。如今,Viagra脱下“伟哥”的帽子,不知“万艾可”能否给中国的伟哥之争画上一个句号? “伟哥”有多少含金量 据统计,1998年6月到12月,在“伟哥”成为流行词汇之后,除电视台、电台大量造势外,中国约有320种以上杂志、1800种报纸刊文介绍过美国“伟哥”,仅仅算这些版面的广告费就达7200万元。可以说,“伟哥”两字的无形资产已价值连城。有专家分析,尽管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没有将“伟哥”这个中国人听起来耳熟能详的词语作为Viagra的汉字商标在中国内地注册,“伟哥”至少已经积累了7亿元~10亿元的无形资产。 这样的无形资产出于对“伟哥”类药品市场的潜在预期。有人认为,这个潜在的市场不只包括Viagra的处方药市场,还包括被带动起来的男性补肾和保健市场,这些需求将达每年42亿美元,320亿人民币。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信息中心主任助理戴立权介绍,美国伟哥刚出时,没有申请专利保护,国内有6~7家企业也曾经出产过类似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曾卖过七八个亿。“伟哥”无疑是一座金矿。 但是,当Viagra和“伟哥”名实不相符时,“伟哥”这座金矿立刻减退了颜色。抢注商标得到的充其量只是产品的知名度,而仅有知名度的产品是无法在激烈的商战中常盛不衰的。毕竟人们关注的是这种治疗ED的蓝色药丸,并不是它的音译或意译名称,没有了实质性的产品,金矿也会变成铁矿。 辉瑞为何放弃“伟哥” 30多家厂商争夺“伟哥”商标时,人们已普遍把它看作了辉瑞公司的囊中之物,认为辉瑞公司夺回“伟哥”只是时间问题,却不料辉瑞公司剑走偏锋,把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商标双手奉送。 这使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伟哥”两字包含巨大的商业价值,辉瑞没理由拱手白送;如果没有“伟哥”两个字作为通行证,Viagra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认知难题,重新推广至少将多花上亿元。 其实去年4月,辉瑞公司中国总部的公共事务总监冯丹龙接受采访时就曾经透露过他们尚难确定“伟哥”名称的消息。早在1997年5月,辉瑞公司已经确定将选用“威而刚”中文名称向商标局申请注册,1998年5月21日,“威而刚”被批准为Viagra的中文商标。 飞龙公司抢注“伟哥”之后,美国辉瑞公司如大梦初醒并迅速做出反应,于1998年11月5日向新加坡商标总局申报了这种商标。然而,新加坡的“伟哥”商标早已于1998年7月9日被另一家医药公司抢先注册。据北京天秤商标代理公司查询,美国辉瑞公司早在1998年5月29日就以07025/1998号医药剂·香港商标分类第五类在香港申报了“伟哥”汉字商标,这说明,辉瑞公司已经注意到了世界华人包括中国媒体关于Viagra的报道,并已认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哥”两个字作为商标,为什么又会放弃呢? 戴立权认为伟哥是具有很大的无形价值,但这两年发生的恶性事件确实也对伟哥造成了伤害,而这种伤害与它所拥有的无形价值就有一个比较问题。 更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已经有30多家企业虎视眈眈,辉瑞公司如果也在商标上与这些厂家纠缠不清,至少要争论一两年,将延误Viagra进入中国的时机。而Viagra作为一种药品,有专利保护期,在保护期内尽量获得产品的利润是真实的,所谓“无形资产”毕竟是产品带来的。正是对于真实利润的向往、对于产品的信心才使他们敢于抛开“伟哥”,敢于用“万艾可”,也敢于用其他名称。 向辉瑞学什么 对于由“伟哥”引发的抢注风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一位官员认为,在商标上搭别人的车是一种很短视的行为,国内有些企业不是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品牌,而是淡化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显著性,利用搭车来炒作自己,虽然省了前期广告投入,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则没有任何益处。 有关人士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我国有6000多家药厂,生产4000多种制剂和1300多种原料药,然而其中独创的新药却寥寥无几,市场上真正属于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合成药(不含中药)只占总数的3%;而在国际医药市场,我国包括中药在内所占有的份额也只有3%。而辉瑞制药用于研究的费用在1998年高达22亿美元,用于研发的资金占药物销售总额的18%,拥有6000名专业研究人员。 当国内的企业为商标抢注争得面红耳赤时,别人正在有新的进步。专家们告诫,企业只热衷于用抢注的方式坐享其成,而不是去埋头研究,永远都是做下游市场,至多分一点平均利润。在国内企业还在为“伟哥”埋头内讧时,应该抬头看看辉瑞在干什么。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