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热点透视:“水仗”,打出了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05日 13:23 158海融证券网

  由“农夫山泉”引发的纯净水和天然水之争,表面上看,近来似乎有停滞之势。因为由69家纯净水企业推举的申诉代表团在北京的申诉暂无明显进展国家工商局等五部门均没有出来表态;但另一方面,近期几个相关研讨会的相继召开,倒显示了事情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的态势:桌上的一瓶娃哈哈纯净水、会场里的一幅“千岛湖”宣传画、专家们针锋相对的观点,都使敏感的与会者嗅到了“水仗”的某种硝烟。

  “理不辩不明”,的确,老百姓从没像今天这样关注饮用水与自身的健康关系,从而使“两水之争”的社会关注度大为上升,这可能是这场“水仗”最有意义的地方。但“水仗”至今已有两个多月,纯净水和天然水到底有益有害,一直没有结论,消费者难以决断,反而更糊涂了。

  看来有关部门对此事十分谨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出来表态。记者曾打电话到国家工商局询问,但被告之“广告司拒绝作答”。在研讨会上碰到卫生部的官员,也对媒体的关注表现审慎。对于目前的政府态度,“娃哈哈”认为是工作效率问题,而“农夫山泉”则认为是“明智的沉默”。

  然而,沉默显然不是办法。最近“海尔”与五家洗衣机厂纷争再起,原因又是极为类似的“节水比较实验”。看来,企业在竞争中跳出来为自己做裁判,已成为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这种“裁判”是否合法,关键在于实验是否科学,那么,谁来验证科学、做“裁判”的裁判?就目前对水的争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认为,这不能由一、两家企业说了算,应该由权力机关组织多方专家进行公证论证,以科学说话,公正服人。有识之士指出,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公正、健全的评估体系,并以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界定和规范企业的类似行为。

  长期从事高分子研究的全国政协常委金日光先生认为,目前两水之争暂时无法定论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传统学科分类的局限性造成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水质分析已无法检测到一些有害物质,一个多学科的饮用水水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推而广之,国家应在多个领域建立这样的多学科综合评价体系,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再陷入类似的误区。在相关研讨会上,很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滞后,应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

  记者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了解到,近20年来,我国饮料工业取得了年平均22.9%的高速发展,预计“十五”期间仍将保持14%的持续增长。尽管如此,我国人均饮料消费还不及10公斤,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这说明瓶装饮用水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以矿泉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查明矿泉水产地5000多处,已建厂1000多处,具有相当规模的仅100多处。专家指出,开发研制有特殊成分、特殊口味、具有特殊功能的新产品和新品种,将是瓶装水今后发展的方向。

  聪明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娃哈哈”老总宗庆后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考虑将来在纯净水中增加一些矿物质,生产出既滤去有害物质又增加有益物质的新品种--“矿物质水”。“农夫山泉”闻听此言,坦承这对他们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

  也许,纯净水和天然水争到这一步,才算始得善果吧。据《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评论:今年水战很精彩 (2000/06/28 10:49)
热点关注:谁该为水战负责? (2000/06/24 10:35)
热点透视:水战无英雄 (2000/06/23 10:59)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消夏旅游专题
偷渡客惨死英伦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日本超人气组合SMAP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