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对南京价格战的理性感悟

0000年00月00日 00:00   

  获利空间被打压皆因创新慢半拍

  甚嚣尘上的价格战使许多厂家已经挺不住了,他们纷纷上岸,不玩了,但南京的商家紧跟着一个个“扑通”、“扑通”往水里跳。商家在把厂家逼到无价可降的程度后,自己图穷匕现,无所顾忌地“放血”:这个双休日,新街口的一家商场,29英寸的平面直角彩电进价2000卖1799,21英寸的彩电进价900卖799元,柜台前虽出现了罕见的排队争抢场面,但商家做这种赔本生意有什么意思?

  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成志明1日在与记者探讨这一问题时指出,惨烈的价格战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问题,像彩电这样重复建设、严重过剩、过度竞争的产业,靠传统的规模经济制胜已经行不通。中国的彩电业因为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规模虽大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这种“规模”成了新世纪的恐龙。规模经济效益是通过制造成本的节省而获得的,它只存在于消费均衡、同一性较强的产品领域,对于消费需求变化快、时尚化特征显著的产品,则是创新的速度创造价值。现在,洋彩电虽然份额不占绝对优势,但新品迭出,它们已进入一个“速度利润时代”,别人没有的它们有,“舍我其谁”,赚取的是超额垄断利润。一年前,索尼、东芝[微博]的纯平、锐平境面电视登陆,当时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几个月后,等国内彩电企业跟进时,已喝了头汤的洋彩电迅速放水,价格打压到5000-6000元,国内彩电企业的获利空间被压扁,等国内企业再一窝蜂进入争抢这桶清汤寡水时,洋彩电已整体战略性撤出,转而推出背投、等离子彩电和壁挂式高清晰度彩电,攀上新的市场制高点。对手的市场份额虽然放大,但没有利润支持的份额没有意义。

  洋彩电的制胜之道说明,以规模降低成本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但通过自主创新,以速度经济和创新能力获得的垄断利润是无限的,彩电行业的前景应该是看好的,但行业前景不等于每个企业的前景,企业制胜之道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先机。未来的商战是速度利润战胜规模利润的时代,速度利润的获得主要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报记者陈志龙实习记者朱氵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