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正文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您还可以通过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中国光谷:谁比谁更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30日 12:51 中国经济时报

  光电子技术和产业所预示的巨大的经济前景,让许多有光电子技术背景的城市萌发了要做“中国光谷”的豪情。

  武汉、广州、长春等城市跃跃欲试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谁占据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取得了未来世界发展的主动权。为此,湖北省武汉市提出要利用自身的技术及产业人优势,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设计规划,并付之予实践。大有中国光谷“舍我取谁”的架势。

  而广州市则不动声色地与世界上最大的光电子公司朗讯科技公司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并拟定了“广东光谷”的发展方案。

  另外,我国的西安、长春、上海、福州等城市则提出要建自己的光电子技术基地。到底,谁能成为中国的光谷?记者采访了中国光电子技术及产业方面的专家。

  是好事,要支持和鼓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院原院长赵梓森虽然手头上忙着其他的活,但他仍在电话里向记者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他说,这些城市谁能成为中国的光谷,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地方政府看准了光电子技术及产业的广阔前景,这种“科技兴城”的积极态度让人兴奋,值得支持和鼓励。

  但赵院士仍然从目前的客观情况,把这几个城市号了一下脉。他说,从技术角度看,武汉是我国的光纤通信基地,综合优势全国罕见,从理论上说,中国的光谷非武汉莫属。因为,从目前看,武汉拥有光电子学方面的国家级科研开发机构达5个之多。另外,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已有长飞、长通、长光等国内领头式的企业,在能量光电子方面已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代表中国激光技术最高研究和开发水平的企业。这些实力,全国无论哪个城市都无法比。

  从经济实力看,广州经济实力强,再加上深圳产业基础较好,广东在搞光电子产品的配套及加工、制造方面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实力。

  同时,上海、长春也有自己的光电子技术优势,也能做些事,但期望不高。

  赵院士最后也强调,一是各地搞光电子技术的产业切忌一哄而上,不能发生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而要发展高精深的光电子产品。二是在引进光电子技术及产品时要引进外国的核心技术。因为以前有些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全控制在外方手里,合资企业名义是中外合资办厂,实际上只是供养了几位高薪的中方雇员,这种没有自己专利和技术的合资不方式不理想。

  因此在发展光电子产业方面要注意避免发生以前类似的穿新鞋走老路的事情。

  有竞争才有压力

  “武汉.中国光谷”办公室副主任梅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许多城市都提出建光谷,说明大家有这种对光电子产业普遍看好的共识。大家都搞是好事,既有竞争也有压力,是好事。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大家都搞“光谷”也是对的。美国现在也有许多地方也在建“光谷”,大家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扬长避短,互相补充。

  梅松坦言,广东财大气粗,再加上其紧邻港澳特区,确实在建“光谷”方面有优势,武汉倍感压力。

  谁能成为中国的光谷,是个未知数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谢世钟教授认为,现在许多城市都提出要建光谷,总得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口号都挺大的。要成为中国真正的光谷,则要看其未来的实际发展,想做中国的光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封松林也认为,中国光谷概念炒得热闹,谁能真正有所建树,则要拭目以待,不能草率下结论。

  他认为,目前政府热心建光谷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做光电子产品,投入十分巨大,如果政府行为占了主导,而产品又没有市场,那么政府就很可能背上包袱。正确的搞法应该是政府出优惠政策,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企业参与“光谷”的建设。如果还像以前靠国家投资上项目,已很难有所作为。因为现在是市场出题目,市场决定项目。

  引进技术和人才非常重要

  广东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副所长蔡志岗认为,从我国研究水平现状来看,有自已独立知识产权的光电子技术和产品不多,这严重制约了其技术转化。这个问题不解决,建中国光谷只能是一句空话。

  蔡志岗认为,建设光谷必须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因为我国的光电子产业研究设施和设备都比较落后,根本无法去自主地研究光电子产品和技术。

  他说,目前世界光电子技术的80%掌握在华裔科学家手里,并都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吸引他们回国创业,不失为一条好的发展道路。同时,他们也愿意回国发展,因为其产品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国内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很好地对接。在这方面,广东能有所作为。本报记者杨明炜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中国光谷落户谁家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 (2000/06/30 09:48)
武汉斥巨资加快“中国光谷”建设 (2000/06/21 10:45)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消夏旅游专题
偷渡客惨死英伦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日本超人气组合SMAP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