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新闻报道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您还可以通过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视点:电子商务之结谁来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29日 14:22 中国经济时报

  据说在2000年要提网络就一定要提到电子商务。

  如果说1999年是互联网在中国“疯狂扫荡”的开始,那么2000年便是国内电子商务的滥觞,而且其发展势头更为猛烈火爆。

  据最新消息,目前我国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已超过1100个,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刷新。6月21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成立,这比以往任何一个行业协会的产生进程都惊人得多。

  1999年,人们还只是从少数几个“做买卖”的网站上知道有电子商务这回事,没想到,只过了短短几个月,这四个字居然成了IT业界的最热门词语。

  然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正式发展顶多也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短短的时间里想让神话变为现实,多少有点不可思议。然而神话终究是神话,于是有大量的电子商务网站昙花一现后就静默了起来。

  很多人很快发出疑问,这样搞电子商务是不是在烧钱?

  中国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不缺钱。他们瞄准的是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风险投资商也在打量着他们。新的网站一旦被看中,钱就来了。

  有了钱就有了更像样的网站,至于是否能够赚钱,谁也说不清楚。至少现在还没有见到几家赚过钱的电子商务网站。

  4月份的一份资料显示,1999年中国1100多家搞网上交易的网站交易总额为5500万元人民币,平均一家不到5万元。据说就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电子商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因为很多交易都是在线订购,离线交易。

  来看看国内发展电子商务的硬件缺口。首先应当看到,在B2C方面,中国的网民数量在1999年末统计是890万,但很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民,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具备长期上网的条件;第二,网民的数量不会再增加很多,国内经济发展的实情决定了网民数量在一段时间的激增后会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下来,对这一方面不可过于乐观;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的网民总体年龄偏小,很大一部分是学生,使得参与电子商务的网民数字又要缩小一些。由于网络公司先天原因,商品配送还是一个瓶颈问题:中国还不是信用卡社会,网民的素质、信誉有待提高。这直接制约了B2C的发展,而且短期内难以改观。

  这里一直是针对B2C的商务模式来说的。去年炒得最热的便是B2C的模式,但是现实还是让网络世界的企业明白过来,B2C模式的实现并不容易。当他们把目光转而投向B2B时,面对的也不是一片明朗的天空。

  有分析家指出,.com公司的电子商务很难向前发展,因为新兴的建立在虚拟世界的网络公司缺少物流渠道。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传统企业在这一方面倒有优势。近几个月,国际性大企业的B2B联合已有20多宗,包括三大汽车制造商、IBM、Compaq等都已经或正在发展B2B。

  在B2B方面,企业的产权、信誉及集约化程度都是要遇到的问题,美国模式不能适用于中国。6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京与5家公司签约,推出B2B在线支付业务,总的来说,这也是一个尝试。

  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网络公司的兴衰。

  几个月前曾有专家预言,两三年内中国的网站有80%以上要倒闭。几个月前这个预言听起来还有些过于耸人听闻,但是现在大家开始意识到这句话不是夸大之辞。

  这个预言在美国也出现过,.com公司的几次大衰落让美国人费了不少工夫研究。但最终研究的对象还是放在了电子商务上。一家比较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集团预测,亚太地区85%的电子商务企业难以跨越2003年,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这些企业欠缺完备的市场策略及业务管理,只有品牌而没有务实的电子商务策略。

  4月上旬,美国纳斯达克股市遭遇有史以来最大重创,再加上几家有名的国际网络公司发展难以为继的事实,终于擦亮了国内一些创业人士的眼睛。国内网站的发展里程刚刚开始,一些兴衰沉浮的故事都发生在瞬间,大家不能像注意传统企业那样很快注意到一夜之间发生的突变。

  国际上的网上零售商现在都打着“向利润进军”的口号,没有利润的商务不是商务。世界第一网上书店亚马逊,虽然已有16亿美元在网上流过,却看不到利润所在,而且前不久还遭遇了业绩大滑坡。美国网上音乐销售商Cdnow已经累计有1.74亿美元的亏损。

  美国的互联网业要细算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在世界上的发展历程直接表现为在美国的发展历程。美国经历了互联网整个孕育、成长、成熟的过程,尚且有大公司不断衰落,中国的互联网本来就先天不足,电子商务发展缺少的条件比网络发展的缺少的条件要多得多。

  上半年的一系列变故已让人不得不对“互联网神话”重新作一审视。

  然而无论怎么争论,还是得考虑一下中国的现实。多考虑现实不是退缩,不是反对发展电子商务,而是要更冷静地面对电子商务大潮的冲击,正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鼓吹“泡沫经济”理论的专业人士说起来也不是阻止中国发展电子商务,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了中国电子商务能更健康地发展。

  可以看到,电子商务正是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交易模式,不管现在发展与否,它都将在未来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中去。

  国内电子商务路还长,走出这个成长阶段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谁能经得起这个严峻的挑战,谁就是成功者。

  但在互联网时代,成功者不会很多。记者□永斌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第6届财富论坛火热谈论电子商务 (2000/06/27 11:50)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消夏旅游专题
偷渡客惨死英伦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日本超人气组合SMAP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