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新闻报道















您还可以通过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观点:金融混业经营须冷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20日 10:25 国际金融报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国内金融界要求允许混业经营的呼声也逐日高涨。不过,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需要一个过程,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立即实行混业经营应慎重而行。

  混业经营制度,目前已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其特征是,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如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不作或很少作法律方面的限制。混业经营一般又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综合银行制,可设内部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如德国、瑞士、荷兰等国的商业银行;另一种为全能银行制,通过在外部设立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形式兼营证券、保险业务,如英国、日本和美国。

  混业经营制度通过多样化、综合化的业务经营,可以分散风险;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银行机构网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增强盈利能力;混业经营制度也有利于主办银行制度的运作和不良资产的盘活。

  1999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至此,由美国首先创立的金融管理模式又在它的诞生地被废止了。这一举动说明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1993年以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也是混业经营。到1992年下半年,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进入证券市场,导致了金融秩序的混乱。于是国务院于1993年12月25日作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措施。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分业经营制度。

  混业经营制度运作的前提条件是,银行本身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法律框架健全。如果银行自身缺乏约束能力,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不住,这就意味着银行连老本行都做不好,何谈混业经营?在内部控制松弛,缺乏自律约束能力,同时外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混业经营只能是越“混”越“乱”,而国有商业银行正存在着这种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四家国有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等业务,但由于银行自身缺乏应有的自律和风险约束机制,结果银行自身业务没办好,投资设立的信托、房地产以及其他自办公司也无一成功。

  在缺乏自律约束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混业经营不是分散风险,而是加速了风险的积聚,催化了证券、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资银行的业务限制将在5年后取消,国有银行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提高当局的金融监管能力,这是混业经营的基础。

  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是世界潮流,势不可挡,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这一进程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约束: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二是内控机制建设和完善程度,三是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制定混业经营的进程表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盲目迎合“潮流”或“紧跟美国”都是不现实的。□丁春明


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金融业期盼混业经营 (2000/05/30 10:15)
银行呼唤混业经营 (2000/04/20 10:29)
关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对话 (2000/04/04 14:32)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网络版
“周末特刊”6月16日更新
NBA季后赛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上海都市生活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