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07日 10:36 158海融证券网
——访中国《汽车与社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周立群 首先,周立群女士对本届车展表达了她个人的看法。她说,从国外参展厂商的角度看,这次车展体现了几个主要理念: 一、本届车展体现了国际汽车消费趋向个性化、时装化的特点,国外厂商极力要把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理念带给中国人; 二、在中国即将入世的大背景下,国外厂商这次大规模、高投入的参展向中国汽车业界传达了渴望合作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强烈愿望; 三、这次汽车展规模宏大、参展厂商众多,显得盛况空前,说明在中国即将入世的微妙关头,国外汽车厂商均看好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的中国市场; 四、汽车业的发展最终以老百姓是否接受为目标,这次国外厂商展出的产品主体便是中国老百姓喜欢的车,而且大多是在中国未被批准生产的车。 她说,在这次展览中,大部分轿车生产厂商均表示将生产适合中国老百姓的车,在价格上明确表示中国相当多的家庭能够承担。她指出,如果轿车的定价在4万至10万元之间,那么在最近几年内,中国市场将会有几百万辆的消费空间。 就她个人而言,她表示,她并不看好国内的汽车企业。中国入世后,国内企业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和节奏提高自己的技术含量,并在营销和管理上多下功夫,才能跟得上世界汽车业的发展潮流。这次车展同时也给国内汽车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学习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入世作好更深入的准备。她说,中国入世后,汽车企业将面临“吃饭”的压力,必须尽量压低生产成本,裁撤冗员,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与世界汽车厂商进行竞争。而这样,又将造成汽车企业员工的问题,所以,这不仅仅是汽车企业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决策时应当注重的问题。 而这一切将最终取决于政府调整的决心和力度。中国市场巨大,老百姓中想拥有汽车的很多,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把汽车的价格降下来,那将会给中国的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以汽车产业为龙头,将会带动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所以,价格问题是制约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周立群女士表示,“汽车价格应该降,而且应该一步降到位”。她说,如果采取“步步为营”的降价策略,那么老百姓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一个字“等”,他会觉得降价空间还很大,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买完车后不久,价格又降了一大截。 她还表示,为促进汽车消费的发展,国家还应完善相应的税费政策,并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在这方面做到“有序释放”;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城乡结合地区以及农村的交通法规,注重保护环境,使“硬性消费”和“软环境”能“协调发展”。在大城市实施有效控制,在城乡结合地区和农村进行规模发展,活跃城乡,扩大城市的外围,这样才能够真正带动汽车产业的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特派信息员袁国华、刘华林、李文华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