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 新闻报道





经济观察:金融消费尴尬何时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05日 09:07 国际金融报

  消费者是上帝的口号在我国已喊了很多年,与其相适应,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也做了不少年。凭心而论,绝大多数的银行在对待“金融消费”者问题上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的,也确实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在一些地方,某些时候“金融消费”尴尬却总是不断。

  此种“尴尬人”笔者就曾遇到过。一天,夜间坐出租,明知钱不够了,但非常坦然,因为兜里揣着银行的卡,银行的自动柜员机(ATM)是“24小时不关门的银行”,钱随时能取。快到家了,在一个ATM机旁停车取款时发现平常“百依百顺”的ATM屏幕上出现了“系统维护,请稍候”的提示,等了几分钟,提示依然是“稍候”,司机不耐烦了。我们去看别的柜员机,竟全都是这个样子。十几分钟后终于找到一台“正常”的,才取出钱付了款。上楼时,看看家门口的ATM,屏幕上却也出现了“欢迎使用,请插入卡”的提示。本来上楼回家用一两分钟取钱就可以办完的事,因为太过于相信ATM,不仅多付出了十几块的车钱,还让出租车司机疑心“白坐车”,那份尴尬带来心理上的“欠疚”付出远远大于金钱上的损失。

  类似的金融消费尴尬还有一些。比如用银行卡去外地取钱和消费,你所在城市的银行联网了,也确实“用了都说好”,去另外的城市取款或消费却发现没有上网,如果带的现金太少,你就可能遭遇连张车票都买不起的尴尬。比如消费信贷,听了银行的广告,以为凭自己的条件没问题了,但手续太繁琐,这样那样的证明要开一大堆,办成了还行,如果办不成那份受累不得好的尴尬说也没地方说。再比如,去银行缴各种费用或领工资,以交手机费为例吧,如果赶上通讯线路不顺畅,交百八十的电话费有时能等半小时。这时银行的储蓄员比你更着急,但她(他)们也没办法,面对那一张张诚恳微笑的脸你能说些什么?这种情况虽然极少,但万一碰上之后,那份等待的尴尬也够你受的。

  当然,这些尴尬绝非是银行的故意,因为银行为了创新这些金融产品,并使之最大化地符合金融消费者的口味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在于银行只顾埋头开发、埋头推广,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忽略了与消费者心贴心的交流。又如ATM,如果银行在操作说明上加一两条诸如“本机在X时暂停X分钟”,“本机一天最多取X元,取大额现金请到储蓄所”。比如银行卡,客户办卡时储蓄员加上一句“我们是XX个城市联网,您出门到外地用卡请先咨询一下”,看那里能否用。同时给客户留一个联系电话。比如消费信贷,做广告时说好处的同时把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贷款的条件也很严格一样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这些事情银行不是做不到只是暂时没想到,如果想到了也做到了,金融消费者的尴尬一定会少去许多。迟智广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加快培养新一代金融消费者


参与CNNIC万元有奖调查,请支持新浪网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