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名酒为何不如往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01日 11:31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从5月25日至28日在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名酒厂营销工作会暨中国首届白酒营销高级研修班上获悉,曾经创造辉煌业绩的名酒企业,近年普遍出现价格不同程度的下滑、销售额减少、企业效益普遍不如从前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

  价格──让高档名酒高处不胜寒

  据中国白酒协会业有关人士杨柳介绍,首要因素是名酒价格普遍偏高、消费层狭小。以产量、销售额、利税前20强的白酒企业为例,1999年这20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额187亿元,实现利税70亿元。高昂价格带来高额利润。名酒价格在30-300元之间。这种价格白酒的销售多为两种:一是请客送礼;二是公款消费。由于全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企业效益普遍不景气,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致使整个消费市场呈疲软态势。30-300元的价格,特别是每瓶零售价在100元以上的名酒,将老百姓毫不客气的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杨柳说,近年来名酒是包装越来越精美、口感却大不如前。有的消费者拿出几年以前的普遍包装名酒与现在高档包装的名酒进行对比,外观好看了,品质却下降了。消费者十分期望名酒更多的服务于大众,但对名酒酒质下降极为不满,更反感为卖珠而美其椟的做法。

  假冒伪劣产品对名酒影响巨大

  与会的企业代表谈到假冒伪劣产品对名酒的影响也是满腹苦水,认为来自外部的因素对名酒企业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企业代表认为,现在一些企业或个人制售假冒伪劣名酒更为隐蔽。他们打名酒的擦边球,在包装上仿名酒的防伪图案,品名上取与名酒相近的字形词义以混淆消费者的视听,若与之打官司对方正是要以此出名,创造广告效应。这种厂家生产的酒流向市场以后,所有负面影响只能由名酒企业承受,不可避免地对名酒企业产生巨大冲击。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第四季度对白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抽查的80种品牌中,57种来自大路型企业,合格产品50种,合格率87.7%;23种来自小型企业产品,不合格品占了9种,合格率仅为60.9%,而消费者熟悉的12种名酒,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沪洲老窖、汾酒等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名酒的质量虽达到标准要求,但品牌却受到打擦边球的不合格白酒的影响。

  品牌太多太杂

  名酒的品牌效益是潜在的市场价格,开发一个品牌,需要巨大的投入。所以,目前名酒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围绕自己的知名品牌开发企业产品,而所开发的系列产品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是名酒企业在大打品牌延伸战术,围绕着自己的知名品牌,绞尽脑汁地把名酒品牌转移和延伸至系列产品之中。

  系列开发是发展的必然,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名酒企业自己揩自己的油,而且总存在着在品牌上生拉硬拽的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品牌延伸衍生的“文化和历史”。

  酒本身是一种传统的工业品,但给人以艺术的感觉。名酒企业创出了名酒品牌后,在充分移转名酒品牌前提下,总会为品牌延伸出来的新产品牵强附会地拉上“文化”的大旗,翻当地的旧时全国知名人物,找历史典故,或皇宫的高贵故事,或诗人骚客的风流儒雅,以此说明新开发的品牌,喝了不高贵就高雅,一时间,御酒、贡酒、X酒王像是突然从地底下挖掘出来的文物,价值神秘不可评估,文学人物和诗人名人更是被直接命名为酒的品牌。

  开发酒文化绝对是挖掘名酒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名酒厂自己醉醺醺地故弄玄虚把品牌加个文化故事,消费者手拿着钞票,睁着雪亮的眼睛,却在算计着买什么酒喝着实惠、有益。记者韩清华实习记者张海涛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参与CNNIC万元有奖调查,请支持新浪网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