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经济观察:银行急于上市为哪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24日 12:12 海融资讯

  民生银行换了个新行长。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报道,民生银行将要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同样引起投资者关注的还有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这些银行都在积极筹划准备上市。而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近日的表态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切,他表示正会同有关部门就相关问题加紧研究,创造条件,加快让具备条件的金融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上市。

  一个银行上市的高潮期即将来临。

  银行急于上市为哪般

  去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上市,使以往对于金融企业上市过于谨慎的局面得到了改观,因为在此之前,深沪两地股市上市公司中只有深圳发展银行1家银行。

  在资本市场上,银行的股票永远是投资者追逐的重要目标。

  相对于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来讲,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显得更加符合现代银行运作的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的出现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专业银行“大一统”组织体系的垄断局面,其总资产已经占到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1%。

  由于这些银行是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有各级财政、企业法人投资入股组建,因而具备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经营方式比较灵活,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地方财政和企业法人已不大可能再注入大量资本,而资本金来源上的匮乏无疑将影响到这些银行进一步发展和稳健经营。因此,让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本金,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这样可以形成良性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考虑到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银行接连倒闭的因素,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已显得十分重要,而银行上市则是加强监管的有力保证。上市之后,这些银行必须依靠资本金来补偿呆坏帐损失和建立市场信誉,监管当局则可以根据其资本金和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损失的实际状况,迅速决定是否对其救助或清算,以维护存款人的利益。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成为上市公司之后,不得不定期披露信息、公布其经营业绩,这肯定会增加其透明度,有利于股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它的监督,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资本市场需要金融企业

  如果没有金融企业的加入,那就不会是一个真正的资本市场。

  从全球证券市场的现状看,商业银行上市已成一种惯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服务类公司约有900家,东京交易所有160多家,香港也有40多家。实践证明,增加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增加金融股的比重,完善股票市场结构。由于商业银行比较稳健经营的特点,其股票价格不易大起大落,其大盘股也不易被操纵投机,对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金融企业上市不仅有利于改善自身的资本结构,规范内部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更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只有2家银行和4家信托公司,相对于近千家上市公司和不断扩大的金融企业而言,都显得太少了。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就必须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为此,引进业绩优良的金融企业就变得十分紧迫了。

  但由于金融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为了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在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上作出更严格的规定。比如要充分披露企业资产的质量状况,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承担方式,及时披露与主要业务风险有关的指标和变化情况,以保证对投资者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促进和完善。

  四大银行近期不会上市

  在商业银行陆续准备发行股票并上市之后,人们更加关注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能否上市。

  其实,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目前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按照有关规定,这4家银行如果要改制上市,实际上属于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4家银行在赢利水平、资本充足率等方面与有关要求还有距离,因此还不具备上市的基础。

  但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传来的信息令人感到了一些突破。

  这次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强调要按市场原则多种渠道筹集资本金,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些表述尽管很委婉,但其取向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按市场原则多渠道筹集资本金的重要方式,就是让银行上市,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可动摇的目标。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前提必须是进行公司制改造。根据这一方案,在实行公司化改造之前先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将它们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中去,然后再用上市回笼的部分资金冲销这些不良资产,这样就可以减少国家处置不良资产的财政投入。这一步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当中。

  同时,在国有银行公司化改造的过程中将一部分股权卖给非国有机构和个人,可以促进银行的多元参与和企业经营的透明度,有助于在银行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发生新的不良资产。

  不久前工商银行成功收购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银行,而中银集团也在筹划将其在香港的所属银行到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一切都为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改制上市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演练机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人们有理由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国内银行上市。据《经济日报》


相关报道:专访:银行上市有益于控制规避风险
          财经观察:银行上市将有好戏
          国内银行排队上市
          上市在即:中国民生银行高层改组
          海外上市:中国银行业寻求新发展思路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参与CNNIC有奖调查,申请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