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经济观察:“手机银行”离我们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19日 10:18 国际金融报

  近日,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模式———“手机银行”在沪登陆。沪上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都先后向社会亮出了各自的手机银行服务。正如任何新技术都不乏尝鲜者一样,手机银行一经推出就引来了不少人关注。但手机银行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应用仍需一段时间的市场磨合,手机银行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对于手机银行这样的新事物,人们最关心的不外乎其功能的便利性、服务成本的经济性、交易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从这些指标上看,目前中行、工行和招行的手机银行服务已接近成熟。比如各家银行所提供的服务都涵盖了丰富的功能,用户通过手机,不但可以查询帐户记录和汇率等金融信息,还可以完成各种转帐、委托买卖证券、个人实盘外汇买卖等个人理财业务,此外还有代缴费等功能。而中国银行更是提出了“跨时间地域理财”的概念,为手机用户提供异地漫游理财服务。目前手机银行的收费也较低廉,用户完成一笔业务一般只需要0.1元,而使现有手机带上银行服务的功能,也只需要一百多元钱,将原先的SIM卡换成STK卡的成本,并且还能保留原有的电话号码。在交易的安全性上,目前三家银行推出的该项服务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不仅银行对发出的信息加以保密,而且手机的STK卡上发出的信息也是加了密的。有专家指出,手机银行的加密功能已高于现有的电话银行,因此其可信赖程度仅次于ATM自动柜员机。

  但是目前的手机银行的性能并非无懈可击。如目前各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服务彼此都不兼容,因此对于拥有不止一家银行帐户但却只有一块SIM卡的用户来说,就只能做个“要鱼翅还是熊掌”的选择了。此外目前国内通信网络的整体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说前一阵子在“手机上网”的热潮中,某单位在做演示时就不巧遇到了“网络没有应答”的尴尬。

  因此尽管现在各家银行都已开始或已宣布进军手机银行业务新领域。而要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不仅需要银行的努力,还需要电信甚至手机制造厂商等方方面面的大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发展金融服务业、推出金融新产品,单靠银行一方面的力量已经远远不够了。记者何慧通讯员马贝宏


相关报道:中国工行“手机银行”17日开通
          手机银行--未来银行业务新宠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