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汽车租赁:朝阳行业为何后劲不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4月12日 09:42 国研网

  汽车租赁 火爆还是平淡

  春天的北京,涌动着一股租车的潮流,无论从租赁公司还是从普通百姓那里,都能感受到汽车租赁的热乎劲:

  据首汽集团租赁公司范永耀总经理介绍,首汽租赁公司目前经营效果“很理想”。首汽拥有12个车种,面向社会各 界,常租率达90%以上。

  北京北方平安汽车租赁公司总经理田兴华也说,“从去年5月份开始,每逢假日,公司的汽车出租率就经常达到10 0%,要是碰上节日,则更是火得需要客户提前半个月预定。”

  北京租车业同时也是全国汽车租赁业的“老大”————今日新概念汽车俱乐部,生意更是火热。他们说,新概念拥 有租赁车辆2000余辆,平日出租率80%左右,周末、节假日达到100%。目前,新概念除了在北京建立了五个门店外 ,还把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在上海、杭州、广州、哈尔滨等35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联网合作单位,会员近万名。

  这一切,似乎都表明汽车租赁市场一片兴旺。

  果真如此吗?一旦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新兴行业时,却发现了另一种现状:在汽车租赁业最发达的北京,注册登记的汽 车租赁公司有200多家,而真正开展业务的却只有80余家,连一半都不到,还有几十家处于继续经营与退出的临界点,如 果不是先期投入太大,经营者早就歇业了。一些家底比较薄弱的租赁公司,虽然没有取消登记,但早已改弦易张。

  市场火爆,为何又有100多家租赁公司要退出市场?是汽车租赁公司太多,租赁市场太小吗?    租赁市场  蛋糕到底多大

  中国的汽车租赁公司,诞生在1989年筹办亚运会之际,目的很明确,服务于亚运会,经营对象是机关团体。19 95年,北京出现了第一家针对个人计时租赁业务的汽车租赁公司。很快,汽车租赁在大中城市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起来,几 乎各省会城市都出现了汽车租赁公司。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汽车租赁公司已达到了400多家,可供租赁车辆4万多,除了北 京注册登记的200余家外,广州有50多家;天津近30家。

  谈起汽车租赁业的前景,许多人都认为是一片光明。为什么?

  主要是社会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现有汽车保有量难以充分满足需求。目前国内的汽车拥有量为1400多万 辆,但拥有驾驶执照的人却高达4000多万,而且这个数目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北京现有地方牌照汽车120多万辆,持 有驾驶执照的起码有200多万人,80多万“有本无车”者,造就了京城租车业的巨大市场。与此同时,北京200多家驾 驶学校还在不停地培养驾车人。有调查表明,目前,28%的广州人、19%的北京人、12%的上海人拥有驾驶执照。从这 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多么的有限,而想开车的人又是多么的无限。此其一。

  其二,租车有许多好处。从个人来说,买车一次性投入大,购车的手续多,养车费用高,而私车的利用率一般不高, 闲置时间较长;出现交通事故后,处理手续太烦琐。而租车则有很大的灵活性,既不会占用大量资金,也不会出现闲置,车况 有保证,出差到外地也可以驾驶车辆。而且租赁车车型可选择,客户既能承受,又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从整个社会来看,发展租赁车辆,既缓解现阶段财政控购与企业单位用车之间的矛盾,同时也符合社会车辆总量控制 原则,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发展租赁还可为二手车经营、交易注入新的内容,还可以带动旅游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以上种种好处,即使在私家车普及的国家,汽车租赁也非常受欢迎。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美国赫兹 (Hertaz)公司拥有车辆超过50万辆,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购买者。该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 营网点超过6100个。处于国际汽车租赁业领导地位的另一家公司———AVIS公司也拥有40多万辆,而且公司每隔一 年或一年半就更新部分车辆。

  可以看出,中国汽车租赁的市场非常巨大,汽车租赁业,毫无疑问是一个朝阳产业。    谁来关心汽车租赁的未 来

  但是,这个朝阳产业却明显地后劲不足,这可以从北京100多家公司无事可做、许多城市租赁公司纷纷关门的状况 中看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

  汽车租赁行业无部门管理,以致造成管理混乱是主要原因。“租赁行业最早由国内贸易部管,体制调整后,归到了出 租汽车管理局,出租汽车管理局又被撤销。目前到底归谁管,没有人清楚。”北方平安汽车租赁公司田兴华抱怨说,“管理体 制不明确,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缺乏行业规范,出现恶性价格竞争等,普遍利润不高。”首汽集团租赁公司范永耀总经理说 ,他们曾经想自发成立一个行业协会来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

  保险体系、法制环境不健全。目前汽车租赁公司最头痛的问题就是骗租严重。首汽曾被骗租几十次。为防骗租,新概 念还专门成立了法律事务组。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租车人和租赁公司矛盾不断,双方叫屈声也不断。一消费者租了一辆 车旅游,中途出了车祸,双方在事故认证上出现了分歧,但都拿不出可靠的证据,结果纷争不断,由于租车人已交了几千元押 金,主动权就掌握在公司的手中。河北玉田一客户曾在北京租一辆车,按合同不应出北京地区,但该客户不但出北京,而且擅 自将车交与他人使用,结果出现撞车事故,公司的车因此被扣,受损失的公司气恼不已。

  此外还有上牌照难。“这是我们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北方平安租赁公司总经理田兴华说。由于有各种限制租赁公 司经常只能换车而难以换牌。

  看来,汽车租赁业要增强后劲,政府部门责不可卸,只有确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汽车租赁也 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俞劲松 李爱明 

相关报道:汽车租赁业——步入调整期
相关报道:汽车: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生产厂家的摇钱树
相关报道:国庆汽车租赁生意“火”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