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03日 14:08 信息时报赢周刊
王先先@163.net学会在困难中生存 □深圳新飞网公司董事长、163电子邮局掌门人王先先 近几年由于新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到中国,因为他们觉得在中国反而能够找到新的空间,可以创业,可以把西方的知识结合在中国的最新发展里面。尤其在WTO将对中国的面貌有很大的影响时,这批中国新的精英阶层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催化剂。王先先身上折射出这群人在中国的困惑和执着。 1、投资家回归中国 张:随着新经济的到来,中国迎来新的一轮归国创业潮,作为其中的一员,回归中国,你持有的信念是什么? 王:中国现在这个环境来讲,特别在WTO之后,市场更加开放,机会更多。中国有中港两地的优势,特别是广东有这个优势,香港有资本市场和专业人士的服务,加上国内比较廉价的劳动力、比较优秀的技术人员、比较大的市场,为创业或者公司提供了比较好的前景。 要有一种信念:大的趋势看准了之后,就要多和人沟通,多去尝试,不要怕失败,但要有成功的信心。成功没有一个唯一的模式,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成功,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把不同的资源、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想法和意念整合起来,然后利用现在国家非常鼓励非常改革开放的非常好的形势做事情。 而且在高科技这个行业先行者总是有优势,正是因为你敢于先行,正是因为你在做着别人还在想着的事情或者是你在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一片庞大而空白的市场上你才会更有机会。 张:你购买163.net花了5000万元,后期还需要不少投入,有人认为你作为一个留学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钱,应该是其他公司的间接投资。请问购买163.net到底是不是你的投资? 王:新飞公司是我和我的一个哥哥和一个朋友合股创建的。我除了新飞以外还有别的投资,但新飞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笔投资。资金是通过各种渠道融回来的。从新飞网的发展策略来讲,是要向一个高科技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的角度去发展,163.net不过是第一步,除购买163.net花费5000万元以外,已另投资3000万元左右。新飞网也并不是只想抱住163.net这一颗大树。 张:除开人格魅力、商业天才,财富也是企业明星的光环。我想请你谈一谈赚钱的经历,哪一次赚的钱是你记忆深刻的?是在英国餐厅里洗碟子呢,还是其他? 王:我想是1991年~1992年刚刚开始个人创业的时候,那时候在美国工作不久,当地美国政府有些物业要转为民用,我们看准了美国老龄化的趋势,联合芝加哥一家经营14家“老年人之家”的公司共同出资买下这些物业,由于拍卖拿下来的价格很便宜,所以我们可以做到很好的改造装修、提供优良的服务以及各种附加的运动设施等等,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最后每个月只要1100多美元,比起一般的价格1400多美元有明显的优势,当时2幢楼改造出了500多套房子。我们以较少的投资创造了非常好的现金流量。这个过程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当时美国人都不认为这些房子有什么用了,但我们把它做出来了。 张:听了你这个经历我想问,作为一个投资家,你认为在生意中,是资本重要,还是一个有创新的构想重要? 王:我觉得创意、资本和管理三者必不可少。创意就是在众多的商业机会里面找出最佳最合适的一个,而机会是与风险并存的,机会里面暗藏着各种各样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在有机会的时候能不能够把握机会,有问题的时候能不能够看得出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验。第二个就是看有没有一个足够的资本的支持和运营操作的耐心。通过高盛在中国八、九年的投资历史,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我总结既要有魄力有胆识,又要有长期经营、打持久战的准备和能力,这些是风险投资管理团队必不可少的。 张:中国人被认为很会搞“关系”,我注意到你上面提到的三点中没有“关系”这个资源,你如何看待“关系”?在中国做事还是比较讲“关系“的。 王:我的感觉是我做事情还是比较规矩。不管是我在高盛工作,还是我在美国的投资,我一直是比较按照合同、按照法律、按照正规商业谈判的各种原则去做,从某种程度来讲这还是比较“科班出身”的投资方式,这也是我最尊崇的一种做法。 但是我想,要正确理解关系就要把关系分解一下,第一层是因为你有关系你才知道有机会;第二层是因为有关系你才方便沟通;第三就是你有关系就不容易出问题等等,有关系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优势。 关系其实还是很重要,就拿163.net的投资来说,我需要检讨的一点就是在沟通方面做得不够,因为毕竟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没有想到它出来的影响会大,所以在事先我其实应该和更多的人尽量地沟通,这也是一种“关系”处理。我想163.net这个事情上,要大胆要有信心,看准了你就要耐心去做,反过来你也有充足的时间与准备和各种各样的人去沟通,使得你有最大的基础支持,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我觉得我们是做得不够的,我也借这个机会向有些觉得我们的沟通做得不够的人,说一句道歉。我们在这一块确实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在将来)。但是我不是特别相信关系可以代替一切。 另外,我相信随着市场的发育,随着中国立法的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关系”的作用会越来越小,按法律按合同严谨地来办事的做法会越来越被推崇。所以关系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一个万能。 2、学会在困难中生存 张:对于在过去6个月的风波,你对外界这样回应:任何有争议的东西,有其受争议的一面,也有其独具创意的一面;我们应该多看看创意的一面。鼓励创新,才能进步。而对内部则这样期许: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你为什么这样说? 王:的确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一度觉得有点累,但一个人不应该因有困难和挑战就不去做事。我在英国读哲学的时候很喜欢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过的一句话,“you don't solve problems,you survival them.”(有时候在人生,你并不能把每一个难题一个个解决,但是你会在这些困难中生存下去),一旦决定做了而且已经做了,就绝对不会后悔,会一路地把它做下去,直到有一个好结果。 我这个人做事一直很低调。我觉得什么事情只要自己觉得做对了,就不用太关注别人的议论。但是互联网这个产业来讲虽然我们很强调务实,但是注意力还是重要的,我也开始抽时间参加公司的推广。 张:不久前我们采访过飞华原董事长张静君,她就说:“163.net是自己的孩子,但养不起,整天给孩子吃蕃薯,搞得面黄肌瘦的,那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想冒一次险,把他卖掉,想不到这个险冒得太大了。"张静君回避讨论这里面涉及的种种问题,回过头来,我想问一下,你觉不觉得你是冒了一次险? 王:唔,我的两点希望,一个希望是新飞网、163.net这些事情我不太希望不断地去回顾它的历史,历史毕竟是历史,有借鉴作用,但不代表未来。第二的话,我是非常尊重所有其它业界的朋友或者是有关部门的个人的感受和观点,我一直是非常不愿意让我的观点和别人摆在一起去赞同谁或者去批评谁,这不是我的风格。这是我的前提。 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就163本身的事情来讲,只要是风险投资那一定是冒险。而且从做的这个事情来讲也证明是一次冒险,对国内而言我们做的事情是一个全新的意念,其实这个在国外一点也不新,但是我们毕竟是在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做一件比较新的事情,那这件事情造成一些人有误解或者说是一些反对的意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切实要衡量我们自己跟各种各样的人的沟通能力,我一直强调做事情不仅仅要知道你的强项,还要知道你的弱项,大家也看得清楚,我的强项是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在操作一种很规范的法律程序的收购和兼并,那我的弱项我想大家也是很清楚的,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投资互联网叫风险投资,冒险是肯定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冒险,我觉得没有任何值得遗憾的或者说是不妥当的。我希望通过行动与更多的人交朋友,与更多的人沟通得很好,从而把更大的力量、更多的资源整合起来,也把我们的风险降得更低一点。 张:你们购买163.net时还有原飞华公司的十多个技术和管理人员先后也到了新飞公司,请问这些人是因为被高薪吸引的,还是购买合同中规定的? 王:购买网站肯定包括了技术人员,要不网站还有什么价值? 张:163.net原来是国有资产吗? 王:飞华公司是一个三产企业(飞华公司投资者是广州市数据通信局工会,并非数据局。编者注),自然有权决定怎么处理。我在购买前是已了解过的。 3、163.net如何胜出? 张:网上广告的收入会是163.net最重要的收入,你如何设定这一块收入的进展? 王:我的观点基本是两点,第一,无可避免,任何一家Internet公司都要确立盈利的商业模式,现在大家要讲究收入,以后要讲究盈利,而且希望很快就可以盈利。我们就像所有的Internet公司一样在这方面面临挑战,因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我们目前的收入模式来讲只是一些广告收入,和其它的一些服务性的收入,毕竟不是一个很宽广的收入来源。像很多人一样我们是有压力的,但是同时我们对这项业务是非常有信心的。调查表明,80%的人上网最主要的一个事情就是收发e-mail,这个事情就像我们吃饭喝水一样重要。既然是一个像吃饭喝水一样存在的市场,那它就一定有它发展的合理模式。将来我们可能会把e-mail的服务精细化,比如一个大学生就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免费收发e-mail,而一个高级的商业人士则可能需要很高级的服务,他不介意收一点钱,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完全也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服务,完全可能付钱。在将来我们一定要把服务做精做好,而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的市场分得更细一些,创造出各种商业模式出来。 张:与新浪、网易、中华网等打“中国”、“大中华”乃至“华人文化圈”口号的公司相比,163.net在概念上也明显处于劣势。在不迁往北京的情况下,163.net怎样做一个全国品牌? 王:我们的用户群的确集中在南方。但我们已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建立163.net的镜像站点,同时也准备在全国更多的地方发展。两个月前,新飞网北京办事处主任郭燕(原飞华公司市场部副经理,编者注)便带着十几个人到北京嘉里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挂起了新飞网的牌子,在北京电信申请了100兆的带宽,建立镜像站点。在上海,新飞也申请了10兆。 张:你非常强调“服务为王"的理念,认为Internet提供的产品、服务,与传统产品、服务一样,最终还是产品的优劣决定网站的生死存亡。新飞网已经扎寨北京,开始正式进军全国,这意味着要与263.net、新浪、21CN、亿唐等强大对手正面竞争,163.net这个电子邮局的头号品牌如何胜出? 王:互联网工业和其它工业一样,必须做出规模来,必须做出很好的商业模式、必须有忠实的用户,要做出规模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要避免重复建设,所以我认为所有的互联网网站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就是随时要考虑我们有没有强强联合的机会,我们是不是要跟人家合并,我们是被人收购,或者我们去收购人家。 所以从将来发展的角度来讲的话,希望其它的网站也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当然竞争本身是很好的事情,为网民提供更多的选择,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在竞争的过程中,大家把小溪汇成大河,力量凝结在一起,为网民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而且创造出更大规模和效应,这是我希望看到的事情。 4、163.net上市是不是一个难题? 张:163.net要不要发展成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 王:现在没有这样的打算,因为第一,综合网站已经太多;第二,大家特点也都还不够。网民会上这个网站拿这个东西,上那个网站拿那个东西,现在也没有只使用一个综合网站的习惯。我们就是想以电子邮件服务为主,然后在一个庞大用户网络以后,用这个数据库创造出其他的商业模式来,比如说e-commuse,比如说为特殊的用户提供特殊的服务,但目前不会去发展。我们是需要重复建设并发展成一个综合门户网站呢,还是大家应该想办法牵起手来一起做呢?我觉得我更赞成第二种。 张:163.net认为除了给用户提供优良的电子邮箱服务之外,还要给用户提供“有用"的附加内容和服务,如现有的壹号电子商务网与Acer联手推出“益智八十"网等,为了对抗新浪这样的“巨无霸",163.net是否会进一步采取这样的合作模式,增强内容?甚至组织网站联盟,几个专业网站共同推广? 王:我们完全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的思路是很OPEN很开放的。 张:上市对163.net而言是不是一个难题? 王:163.net从新飞网参与的第一天开始就是资本运营和操作运营相结合,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运营,但是这个运营是不是采取它自己上市的模式,如果要上市,是国内上还是国外上,这个都没有定论,因为资本市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有上市也有收购兼并等等,所以我觉得资本市场如何运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的题目和挑战,我们会找出一个好的答案来。现在来讲没有办法很具体地回答上市这个问题。 5、没有CEO的网络公司 张:目前新飞网公司没有CEO,只有董事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架构在一家网络公司里面是可行的?我想请问你如何留住人才?靠什么? 王:首先来讲一个网络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比较平,不要太多层次的管理层,然后让有能力的年轻人有一个很快提升的机会。第二要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包括员工的待遇要有竞争性,要给我们主要的员工适当安排一定的认股权等等。 但是CEO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断在想物色一个很合适的很恰当的人选,但是这种人才很难寻找。所以我相信一段时间内我们以比较平的组织结构去发展,各部门的经理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在将来随着公司规模的越来越大或者怎么样,应该有一个更日常的主持经营的人,我虽然可以参加一些推广活动,但我还有其他许多业务要管理,对163更多的只能在融资等大的策略上做出管理,日常的经营的确需要加强。 张:我想请问作为163电子邮局的掌门人,缺乏相当的技术背景对规划和掌控163电子邮局的前景是否有妨碍? 王:有两点,一个网络公司的董事长对技术比较门外汉,这个对我个人来讲是一个挑战和压力,对公司来讲也是挑战。所以我这个人对163的发展应该是阶段性,到一定的时候要让给贤者,让人家来主持大局,但是对于新经济来讲,资本的重要性、机制的重要性、技术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个人在技术上弱势,应该可以在资本的运营方面和机制调度方面有一些补充。希望就像跑接力棒,在我跑的这一程,我能够做好我的工作。跑接力棒当然是看你的速度,但并不是肌肉最发达的就一定跑得最快,还有接棒的时机和技巧、冲刺的节奏等等,我想我还是有能力跑好这一棒的。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心态:当公司的发展超出我的能力之后,我会第一时间提出来交棒。(摄影/纪粤鸣) 个人简历: 1978年入读云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就任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1984~1989年赴英国,就读牛津大学获管理理工硕士及政治、经济、哲学学士学位 1989~1992年在芝加哥任职于国际著名的麦肯锡国际管理顾问公司 1993年参加美国高盛公司负责中国直接投资任务,曾为中国平安保险、北京华远房地产公司及华润北京置地的董事 1999年创办深圳新飞网公司,任董事长,本人长期在香港 163.net大事件回顾: 1998年3月16日,163.net正式开通;到1999年6月12日,163.net登记用户数达100万。 1999年12月15日,广州飞华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将www.163.net出售给深圳新飞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63电子邮局的转卖价格是5000万元人民币。这是国内第一宗网站买卖事件。 1999年12月,163.net扩容升级成功,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并增加了强大的垃圾邮件抵御功能、灵活方便的邮件处理功能、邮件转发功能及多风格页面选择功能。163.net的容量由2M增加到5M。 1999年12月31日,163.net登记用户数突破200万。 2000年1月26日,163.net与Acer联手推出“益智八十”(1to80.163.net)网站。 2000年3月7日,广州电信部门以“一视同仁”为由,将“163”100兆的网络通道收窄至所有网站的同等水平——10兆。 2000年3月13日起,163电子邮局“被黑”,连续两天出现瘫痪。 2000年5月19日,163.net首页访问量突破一亿人次,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163电子邮局正式开始全国的推广。 2000年6月20日,163.net的注册登记用户超过420万。记者张民旭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