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经营 / 内容





文摘:啤酒、泡沫与牛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23日 14:30 中国经营报

  有关网络泡沫的争论已到了白热化,当网络精英为此大费口舌之时,却一定有人偷着乐。且不论网络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是不是泡沫或这种泡沫到底有多严重,商业界一个永恒的定律是:既然有人大把地往里面扔票子,就一定有人从中大把地捞票子。数泡沫个数的人很明显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扔票子的人能不能有足够的商业回报上了,却太多地忽视了那些躲在角落里偷偷点钱的人。

  谁在偷着乐?

  回顾电子商务的发源地,IBM、HP、COMPAQ等一些在业界占据重要地位的美国IT企业无疑是始作俑者。就IBM来讲,从它提出的E-business到那句具有王者风范的广告词“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无不体现出他对电子商务极力推崇。此后,HP、COMPAQ等也纷纷跟进。这些公司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不是电子商务企业,而是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无疑成了第一批受益者。

  如果说在PC时代,微软出尽风头,那么,现在CISCO已经成了网络时代的老大。而把它推上市值第一宝座的正是电子商务这股举世空前的浪潮。最近的一段时间,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如雨后的春笋,每天都在不断地涌现。对这些为电子商务服务的供应商来说,每多一家网站,就多一个客户,而风险投资将数以千万计的美元砸向网站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间接地揣到了网站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口袋里。任何一个网站,可以不做广告,不投入市场费用,但绝不可能压缩基本设施方面的投入。电子商务企业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各种软件的巨大需求为相应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翻开ORACLE的企业软件应用案例,网站用户占了很大的部分,从国内的新浪到妇孺皆知的亚马逊,无不是ORACLE“上帝”。据有关数据,中国目前有一万多家网站,也就是说,网络光在网站方面就给网络设备提供商带来了一万多个客户。

  每一个网站都是网站设备和软件提供商的“上帝”,而每一个获得了大笔投资的网站则成为最大的广告主。

  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新浪的眼睛随处在“监视”着拥挤的人流,而“藏头露尾”的搜狐的足迹更是遍布大街路口。平面媒体及电视广告同样充斥了花样繁多的网站广告。不少知名网站的经营者称,市场投入是他们花费最大的一个部分。

  一个公关公司的老板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说,京城那么多的公关公司亏得有网站支撑着,不然,低利润的计算机行业厂商们都在精打细算,公关公司到哪挣钱去?翻开公关公司的客户名单,不难发现,现在不少公关公司的客户有一半以上是网站。

  由此,假如电子商务真是泡沫,那么,这团泡沫至少对网络设备提供商及传统的广告传媒的支持是功不可没的。在这里,笑得最欢的当然是网络设备及软件提供商——100%的网站都是他们的用户;传媒是第二大受益者。

  关键是要喝到酒

  网站融资的商业计划被称为“讲故事给华尔街听”,但最近有了一个新故事,来描述整个电子商务的格局: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相交甚好,一天,两人一起在酒吧喝酒。中国人身边没带钱,于是美国人提议把他们一贯推崇的AA制方法变通一下:美国人借给中国人钱,但有一个条件——每一杯啤酒的下半杯归美国人,而上半杯归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想了想,觉得没什么不合适。但他们开始喝酒后发现,美国人喝的啤酒总比中国人的多,因为啤酒的泡沫总浮在上面——上面的半杯酒总不足量,甚至少得可怜。尽管如此,这个中国人按照他好客的传统觉得,来者是客,尽管吃了点亏,这总比请对方喝酒合算,美国人提出AA制还是比较仁义的,于是他就把所有不满发泄到啤酒上——为什么啤酒要有泡沫?

  正因此,有人说,美国人不怕电子商务泡沫,因为不管泡沫有多少,他们口袋里的钱并没有流到国境外面去。这种论点虽然忽视了泡沫经济可能带来的另外一些不可预期的问题,但的确有些道理——喝啤酒的人喝点泡沫没什么,关键在于有没有喝到啤酒。

  电子商务不是啤酒,这点谁也不会否认。但电子商务和啤酒一样需要花钱,而且数目不可比拟。因此它带来的问题也就远不止分啤酒那么简单。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电子商务绝大多数停留在BtoC的网上销售。而这些电子商务的生存主要是基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如果用自然食物链来类比电子商务的商业食物链,且把做电子商务的网站定义为草食动物,那么,上网购物的消费群就是各种供网站生存的植物,而网站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就是肉食动物。这个食物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植物在国内,草食动物也在国内,而肉食动物大多来自国外。海外风险投资商用大把的美金刺激“草食动物”的繁殖,大规模地培植“草场”,其最终用意不言自明。

  每一个海外的企业家、投资家谈及中国的市场几乎从不漏掉“中国是一个广阔的潜在市场”或诸如此类的说词。实际上,这说话漏掉了两个字——完整句子应该是“中国是一个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电子商务食物链准确无误地反映了这一点:从国内电子商务经济的整体来看,它没赚钱体系,只有消费体系。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被海外企业挣钱而不能从海外市场挣钱的经济体系。这一点与金融危机以前的泰国经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筛选国内上市公司中的网络企业,真正算得上“网络企业”的已是凤毛麟角,而要找把赚钱体系建立在海外的企业更是难觅踪迹。与此相反,美国绝大多数计算机企业把他们的部分赚钱体系建立在中国。这种企业的构成决定了双方在贸易中的地位。

  中国的国际贸易在总体保持了一定的贸易顺差,但在计算机及其他高科技领域的贸易逆差是不容回避的,电子商务食物链越发达,就将会越发地加剧这个逆差的幅度。

  有一种略显偏激的比喻足以令人深思:电子商务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有一天,草场沙化了,牛奶被拿走了,我们怎么办?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参与CNNIC有奖调查,申请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经营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