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经营 / 内容





童家威:小心注意力经济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03日 11:29 中国经济时报

  与总裁谈心-采访手记

  没听说哪家网络企业赚了钱,更多的甚至没有什么看得见的销售额。

  可是这并不妨碍互联网股的节节攀升,也不妨碍风险投资家往里砸钱。

  一种流行的理由是: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风险投资商之所以花钱大方,是为了“跑马圈地”。

  童家威不以为然。他认为应该在限定的范围内使用注意力这个概念: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早期,提注意力经济是对的 ;“跑马圈地”只适用于媒体网站:就像报纸、杂志的赠阅一样,赔点钱是正常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网站都可以赔本赚吆喝。

  童家威还认为,互联网股迟早会下跌,那时,对网民没有什么价值的网站或经营不好的网站就会下来,在新一轮上升 中能搭上车的只有那些符合经济规律和网络发展趋势的企业,如此升升跌跌,每一次升跌就是一次大浪淘沙。“互联网股跌一 次,股民网民就清醒一次。”

  那么风险投资家就看不到这一点吗?童家威表示,风险投资家都是势利小人,他们投资就是为了在股市上退出。只要 有名气,网站质量不好没关系,你有了他给的钱可以雇人才、可以改进网站,然后就上市。只要上了市,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且,他们只要一看你情况不对,就会立马投井下石,撤出投资。”

  童家威是何许人也?他有资格评头论足吗?

  据《科技日报》报道,童家威“掌门”的美国商务网拥有世界上最宽的信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增值服务商。

  另外一份材料表明,美国商务网和我国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中心合作投资的“相约中国(meet china)” 网站,目前已拥有4万家国内客户和12000余家海外采购客户。1999年初以来,已实现网上贸易成交额6000万美 元,并成功地把2800家中国企业产品销往国外。

  中央电视台和美国CNBC都采访过江西省一位做爆竹生意的商人,这位商人通过“相约中国”网站获得第一张40 0万人民币的出口订单,后来这位商人在“相约中国”提供的翻译、谈判和仓储等配套服务协助下,生意越做越火,在中国建 了6家工厂还在香港地区建了一个包装基地。

  在与他的美国搭档创办美国商务网前,童家威是基辛格领导的世界第二大投资管理顾问咨询公司——布氏公司亚太区 信息技术行业首席执行官,年薪21万美元。

  1997年11月,童家威搬出他在香港半山富人区的豪华别墅,开始创业生涯,一年后,风险投资就找上他了。

  他认为互联网企业有风险投资进入不是什么值得吹牛的本事,“中国的市场大,美国的资金富裕,他们也在寻求投资 到中国的途径,而你又懂得英文,美国人就会想:嗯,把钱给能用英文跟我交流的人还是比较可靠。”

  “现在我挡住了一些风险投资进入的门,因为那会稀释我的股份。”

  只有像邓白氏(世界上最大的信用调查公司)、SGS(世界上最大的质量验证公司)、摩托罗拉(其“宝典”系统 可以延伸网络空间)、华润集团(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这样的战略合作伙伴才有幸通过注资得到美国商务网的小部分 股份。

  更多的股份被留给了他的员工,“在我们公司,每个员工都有股份,只要他是工作了三个月以上的正式员工,所以谁 也别指望从我的公司挖人。”

  感觉上,童家威和流行的网络精英们有那么几点不同:一是他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熟悉中国和国际的企业运作流 程;二是童家威是“墙外开花墙里红”,他是先把公司做得在国际上有比较广泛的知名度后迁都北京的。

  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他认为网站是应该赚钱的,应该把网站当作一个赚钱的项目去做,“上市不是网络公司的终点 ,只是一个筹资过程。网站本身必须有盈利能力。”而且,“只要你的网站对企业有用,对企业能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企业 就愿意付钱给你。”

  他同意网络将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将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但是“网络也不是万能的,作互联网的人更重要的是要 练好网下功夫。”

  我的优势在哪里

  记者:您来到北京,好像晚了点。这个时候介入中国的互联网,您有什么优势呢?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

  童家威:优势是相对而言的概念。我看到的优势,有些是客观而言的,是物质的因素;还有一些优势是内在的东西。

  对我们而言,内在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商业模式的定位上。我定位的东西不是搜索引擎、新闻性的东西,也不是定位于 用互联网解决某一部分问题的电子商务。在美国,分工明确,协作关系紧密,你把你那块做好,就成功了。

  在中国的情况是这样的:你如果提供的是一个显像管,他没办法看电视。企业老板拿回去的希望是个电视,一插电源 就可以看。

  做互联网,为什么美国的商人能赚钱,而中国赚不了,为什么?原因大家提了很多。都是英文啊,老板不用电脑啊, 上网费太贵啊,我觉得根本问题不在这里。

  根本问题在哪里呢?首先他没认识到互联网是有局限性的,谁也不能用互联网一下子去赚钱,很难。

  问题是:

  他不明白

  互联网能给他带来什么

  童家威:但是互联网的确商机无限,你美国人能赚的钱,中国人绝对可以赚!你东西就是卖给美国。这个需求明摆着 ,而且你上网就可以查得到,你可以沟通的。

  问题是他还没看到互联网能给他带来什么。

  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把中间的环节全消化掉,由我来给你做。你到网上查信息也可以,你不查我帮你查;信息反 馈来了,你老板又不上网,没关系,我发传真给你,我打电话给你,我用BP机通知你。

  原先沿海中小型出口企业,钱都叫香港、台湾的中间商赚去了,现在一上网,发现买主也有、价格也合适,你当然愿 意了。可能运输你不会搞,过去中间商的货柜车一来就拉走了,现在又要跑港口,又要质量验证,又要办信用证,你搞不掂, 怎么办?没关系,我帮你搞,我跟我的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帮你搞。

  所以我定位是这一块:用互联网帮助中国有出口潜力的中小企业出口到欧美国家去。

  我是把互联网当作工具的一部分来使用的。电子商务,电子是工具,还有商务,商务是个活动。我把电子和商务活动 结合到一起,就是给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我不是给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平台,然后两家协商、两家谈生意,我不是这样,我从头包到尾。

  企业尝到甜头了,电子商务才能进入良性轨道。

  不欢迎网虫当雇员

  童家威:所以我想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定位明确。我有多年商务经验,不是技术人员出身。如果我雇人的话,绝不会雇 技术人员出身的“网虫”,一定要有商业经验,尤其是创业经验的。在大企业搞过销售、做过市场的就更好。

  为什么呢?我觉得互联网发展大致经历过这么三个阶段,一是搜索引擎时代,就是注意力经济,因为搜索引擎就看谁 访问人次高,谈不到赚钱不赚钱,访问人次多,广告顺理成章会来,这个时代网站创始人多半是学生、技术人员,创业的初始 动机是好玩。像张朝阳……

  记者:张朝阳可不是为了好玩。

  童家威:张朝阳当然是为了赚钱,说白了,给自己赚钱。像杨致远刚开始就是为了好玩。

  这是互联网的早期特征。然后,其中有商业头脑的人开始琢磨,能不能用它赚钱?B to C(企业对顾客)的时 代来了,商人开始主导网站,像亚马逊书店的老板是银行家,ebay的创始者有大公司工作经历,是个商人,他们的目的很 简单,就是拿这个工具来赚钱。

  你要赚钱

  当然要给客户带来好处

  童家威:你要赚钱当然要给客户带来好处,B to C的特点应该是方便、便宜。

  那么,真正的电子商务应该是B to B(企业对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网络交易,B to B的时代就 来了。

  像任何一个新行业的产生一样,这个行业一开始应该是供给推动需求。先是一帮有头脑的人出来:这个东西能不能转 为商业性的东西,利用这个东西赚钱?然后利用这个东西满足现有客户的一些需求,这部分客户群的增长反过来拉动供给的增 长。

  B to B在中国我做得最早。

  我的第二个优势是海外资源。我是帮中国企业出口,那么你必须有买家资源,否则你就成了广交会,没有买家来参观 你是白扯的事。

  所以我在美国雇了像有美国商务部多年工作经历的人,另外我有个电子商务小组,都是在美国有商务经验尤其是到中 国采购过的人,他们把国外大小的采购商介绍到我这个网上来。

  第三个,就是我的人员结构。互联网最终是拚人,拚人的头脑。跟国内同类公司的管理层比,不管他有多早,我扳着 指头数过来,我是最强的一个。首先我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一半中国人一半美国人,都有商业经验,董事会里有最著名的互联网 络专家:David Hayden,美国最早的三个搜索引擎发明人之一,卖给了Excite,后来它成了美国最大的电 子邮件服务商,如果讲在互联网“烧钱”,他也曾经是烧得最出名的一个;现在他自己拥有的这个公司市值50亿美元;还有 Kenneth Leonard,也是美国网络界一个传奇性的人物,虚拟主机他做得最大,后来把公司卖给了一家大的网 络公司,做了一段那个公司的CEO。就是说,这些人对网络的把握是很超前的。

  我们在中国招的人,一定有过在保健品、消费品做过市场的成功经验,像太太口服液的高级营销主管。因为电子商务 是为客户服务的,你一定要有心态去聆听客户的声音,然后反过来促进你的服务。

  至于资金方面,根本不能构成差别,大家人人都有钱,像我融5000万美元,分分钟的事情。实际上我来得也不晚 ,我1997年就到了深圳。

  记者:我知道在南方,不少人知道的。

  童家威:而且,我用互联网绝对不会比他们用得晚,我去美国读书的时候,马上就开始用互联网了。因为我是做国际 贸易出身的,当时在网上发现能找到美国商品信息,很惊讶。因为过去做贸易是通过香港、台湾的商人,明明知道货就在美国 ,就是不知上哪去找。现在在网上只要打一个相关关键词,公司、产品全出来了。那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忙,立马就可以做 国际贸易,国内采购美国的东西多。

  那些有整合能力的

  将成为网络上最大的赢家

  记者:那个时候,美国就有B to B了?

  童家威:到去年下半年,美国B to B才一下子火起来的,股票冲劲明显比B to C要高。西方迷信股市, 一看股票上去了,马上分析:B to B是最好的模式。而其中在线服务和离线服务又是冲得最高的,我一看,我现在干的 不就是这个吗?这个理论提出半年前,我就开始这样做了。

  也不是说我高明,我们只是把握了这么一个朴素的原则:客户需要什么,我们给他什么。做生意只要时刻把客户搁在 脑子里,一定不会错。你又能赚到钱,又有长期发展性。如果你能多看半步,能看到他下一步需求,那你就伟大了,那你就成 天才了。

  记者:有眼光还不够,人得有实现这些构想的能力。

  童家威:所以我有个观点:B to B时代,最大的赢家属于那些有整合能力的,你必须形成一些战略伙伴关系。

  在我的运行体系中,最大的问题是两个:对买家来讲,你的质量可不可靠,你寄来的样品是随机抽样还是千挑万选的 ;对卖家来讲,你的信用可不可靠,不然货到了,又是海运、又是货柜车,退货麻烦死了。对质量,我们的伙伴SGS公司可 以提供全球最权威的验证,我们还可以借助它形成网上解决方案;对信用,可以通过邓白氏查它个底朝上。

  记者:那么费用呢?

  童家威:也就是几十、上百美元。为什么那么便宜?它们不通过这笔小业务赚钱,它们赚你生意做成了、生意做大了 后的钱,那时候你付钱也痛快。

  中国网站比美国落后三年

  童家威:我说我是中国最大的B to B,他们说我狂。我是做贸易的,看重的不是访问率,是交易量。讲访问率 的是媒体,好像报纸的发行量。

  网络媒体早几年雅虎他们就搞了,没什么神秘的,一下载,一汉化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说网络上比美国落后三年,我 是承认的。你看有些网站,那叫超前?从美国融到资就叫天才了?我对美国的情况熟悉,说白了,那钱是硬塞给你的。因为他 看好中国市场,你又会几句洋文。

  注意力经济

  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注意力

  记者:可是现在在媒体上,你还是很容易看到注意力经济的提法。

  童家威:那是早期。他们的假定是:访问率上来了,就可以建一平台,因为基础设施已经有了。于是又出现了网上社 区的概念,网民可以看看社区有什么信息。但是,你一个社区人气旺,还不是一个商业性的公司,你还得有商业性的公司在你 的社区做事情。中国现在“社区”很多是学生、网虫,不是商人,他们缺少支付能力,就是聊天呀,看新闻呀。

  我觉得中国很多的网站还停留在儿童读物的水平。美国也有一些电子媒体,它们一般都有特殊的服务对象,比方说中 年妇女呀、孩子呀,它分得很清楚,你上去以后能有很多收获的。

  你看BBS上写的那些东西,多是那些闲人、那些在办公室也不干正经事的在上面涂抹。忙人也没那个时间。

  所以我说注意力经济也要看什么样的注意力,是网虫的注意力,还是商人的注意力,如果是商人的注意力,我相信是 有用的。

  不过,注意力多,看的人就多,这也是对的;另外,互联网给钱的多于要钱的,这也是事实,那当然谁有名我就给谁 了。

  风险基金不是朋友

  记者:但给钱的也会要求回报呀,只有傻瓜才把钱白白扔给你。

  童家威:他回报不靠经营,靠套现,只要你能上市,你看国中网访问率排名才20几位,上市照样往上冲。

  风险基金不是朋友啊,它很急功近利。一套现,他把钱拿回家,没事了。

  上市不是成功的标志,股市上的确有注意力这回事。你看,你网站一有名,风险基金放钱,风险基金一放钱,又吸引 了公众注意力。

  风险基金是典型美国个性的,敢赌。

  那么好,就赌吧,起码比赌场概率高呀,拉斯维加斯赚了多少钱哪?

  好,风险基金还吸引了投资银行的注意力。它一看,好!大的风险基金不是傻瓜呀,我就把你包装上市,反正互联网 大家都在涨。

  一上市,搞一搞,弄一弄,宣传宣传,好,股票上去了,他又可以去搞新的东西。它是一个连环套。

  从某种程度讲

  注意力经济

  是很不健康的东西

  童家威:但是我保证,注意力经济迟早要破灭,大暑以后一定大旱,任何一个行业股票没有只涨不跌的。作为一个新 兴行业,涨是对的,但是跌下来的时候,那些虚幻一点的公司,每跌一次,老百姓就清醒一次,然后股票投资家开始分析了, 啊,它是虚幻的。

  但是那些有发展前景的,帮企业、帮政府、帮个人做实事、提供服务的……

  记者:它有用。

  童家威:有用的,无论改善生活也好,改善经营也好,股票回涨的时候,肯定它们先开始。

  注意力经济从某种角度讲,是很不健康的东西。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赚钱。许多人以为互联网只是抢占市场份额,我觉得抢占份额和赚钱不矛盾。一些学生搞的 网站,他就是为了提高注意力,说白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去赚钱。 (本报记者 童 辰)

相关报道: 文摘:注意力是把“双刃剑”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经营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