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经营 / 内容





文摘:民营企业急上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2月17日 11:36 中国经济时报

  民营企业着急上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从20世纪就开始着急。数字统计显示,在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四川省, 去年一年就有7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通过买“壳”的方式上市。

  今年《个人独资企业法》正式实施,官方明确表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上市机会。当一件事成为可能或 者不再那么难的时候,会更让人着急。

  民营企业着急上市,不见得是为了圈钱解困。改变私营性质和找到一种良性退出机制对民营企业来说更重要。

  有人肯定地总结:私营企业在中国的寿命3-5年,5年之内赚了钱赶紧走人。这种结论有点以偏盖全,但有一定代 表性。如果不想走人的话,就要想方设法改变基业的性质,上市是一条好路子。

  在民营企业里为了能上市,闹腾得最轰轰烈烈的,恐怕当属科利华。一本普通的《学习的革命》被科利华炒上了天, 炒作者也终于乘势借“阿城钢铁”之壳完成了上市大计。

  表面看,上市给科利华带来了两样好处:一个是企业形象,一个是资金。其实科利华总裁宋朝弟处心积虑要解决的是 一个文化的认同问题,宋说:我们上市了就不再是私营企业,而是上市企业。强调上市的公众性,就没有私营企业这个概念了 。宋朝弟没有忘记,几年前,作为一个私营企业的科利华要招聘到人才很难,尽管政策没有限制谁可以招聘,谁不可以招聘, 但是人才就是不愿意来,因为你是私营企业。

  所以私营企业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根本之处在于文化概念的改变。

  个私法的实施,表明了国家对私营企业的鼓励态度。但在此之前,私营企业受到的最大阻力也不是政策,而是来自于 文化观念。举个例子来说,今年以前,政策也是鼓励向民营企业贷款的,但是银行不肯贷,宁可大量资金闲置,也不肯贷。这 是文化观念在起作用,一想到私营企业总是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实力不够或者骗子多。

  政策改变很容易,但是文化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识时务的作法只能是改变自己适应文化。

  关于通过上市寻找到退出机制的问题,主要是对民间风险投资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互联网公司是一个新潮且 独立的群体,没有人浪费时间去想它是什么性质,尽管用国有还是民营的传统来界定互联网企业显得很“土”,但互联网企业 是实打实的民营企业。风险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高额利润,如果没有退出渠道的话,投资者如何获利,又如何能吸引一批又一批 的投资者来支撑这个行业。上市是风险投资者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在还是“靓女”的时候,高价卖掉网站,也是一个全身而退 之策,但收购者的最终目的大多也还是要走上市之路。

  上市让DELL的价值相当于COMPAQ的3倍,上市让YAHOO!的价值超越了老牌的波音公司。

  一个新鲜刚出炉的互联网公司通过上市,其价值可以超越一个“老牌帝国”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上市太具有诱惑 力了!

  具有15年历史的国内IT业老大联想,津津乐道的是在港红筹股中高达40亿美元的市值,而成立不久的中华网去 年7月在美国NASDAQ一上市,市值就超过了36亿美元,每股85美元。后来遇到中美就WTO达成协议的利好消息时 ,中华网每股陡冲至125美元,市值大大超越苦心经营15载的联想。

  而展现如此惊人身价的中华网,当时在中国网站排行中名列第39位。中华网都能达到这样的市值,又有谁敢想新浪 、搜狐上市以后将是怎样一个天价?

  追求上市导致的一个结果是:管它盈不盈利,只要能上市。而上市获取高额身价的标准就是知名度、访问量。所以美 国有人发明了用股价与营业额之比作为衡量互联网公司好坏的标准。

  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道儿,互联网产业的繁荣之道儿就是投资者“前赴后继”。互联网公司现在基本上都不赚钱, 如果不通过上市预支未来的价值,最初的投资者如何脱身呢?

  利润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据说投资互联网的成功率只有10%。圈里人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比喻投资互联网的高额风险 。如果你投资造汽车,每辆车投入成本是5万元,市价是8万元,每辆车你能赚到3万元。如果行情走跌,那么你尽可每辆车 卖5万元,收回成本全身而退。但是现在投资互联网就不行了,只能做好不能做坏,做不好你就一文不值,连降价的机会都没 有。

  搜狐的总裁张朝阳形容这个行业的运作形式像一场接力赛,前面的跑一段获利退出了,后面的接着跑。 记者视角■ 主持人 □王 秀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经营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