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在即和全球化日益扩展的新形势令人们对推动及保障民族产业发展的问题更为关注。为进一步探讨这问题必须澄清民族产业的含义。这在国内更出现争议,有些意见认为中外合资企业亦可算是民族产业,但反对者则认为这是自欺欺人。
民族产业主要特点
民族产业的主要特点应是以利用本国资源(包括人力、人才、土地、资金及自然资源等)为主,并循自主开发的道路发展。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建立适合国情的产业形式,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主要标志是民族品牌。现今的国际名牌,都凝聚了各国人民多年创业的心血和投入,是产业发展水平的标记。
此外,由于现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全球化及“入世”等环境下,自主开发必是开放型而非封闭型的。即可通过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及物力等来加快发展过程。关键是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可以中国的轿车产业作为例子说明上述民族产业的含义。目前的轿车合资企业很难说是民族产业。首先是自主程度低,只能依随外方已建立的一套产业体系来发展,因此生产的车型及技术等关键因素并无多大选择余地,都是外方品牌。即使能与外国同步生产新型汽车,基本上还是跨国企业的分店。也不能以为如神龙汽车中方占股七成便有自主权,例如引进技术若外方不允也没法。自主权多大决定于双方实力(特别是开发销售能力)的对比。其次是没有对开发能力作巨大投入。总之,合资企业目前只能称为中国轿车产业,即生产地在中国的产业。不能以为雇用中国工人并向中国政府交税便是民族产业,这些都与自主开发无关。但也不排除将来在中方水平充分提高后可演变为民族产业,如双方合作开发新车型及新技术可算是向这方面迈进一步。
另一方面,一汽的红旗是自行开发的民族品牌,技术选择自由度较高,并不断投入开发新产品及扩大开发能力,建立起较全面的研究体系,故可称为民族产业。有批评说红旗的水平及创新程度不高。这些即使属实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前进中解决。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同样经过由低至高的追赶先进过程,并非一步登天。最重要的是红旗标志了中国的民族轿车产业经已起步。但总体来说,这产业仍在发展初段,成败未卜。
外资企业无法替代民族产业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
但有人却认为没有民族产业也无妨。例如说只要有外资轿车企业,一样可让中国人有车坐和带来就业与增长。又如广东等地的出口加工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也可致富。但问题在于长远,没有民族产业便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或只能缓慢的发展,更未必能取得持续高增长。而且被动地长期跟在人家后面,便只能赚取薄利而非大利。
外资企业并不能替代民族产业。外资企业只会利用现成的生产因素,最多是略加改造以为己用。例如培训工人及技术人员以符合本身的特殊工作需要,科研人才亦可吸收参与研究工作。但外资不可能在东道国作巨大投资,重复建立在母国经多年形成的科研开发体系。相反,民族产业则必须建立自己的科研体系才可立足。此外,投资科研及培养人才等均是典型的市场失效领域,必须政府大力支持。故政府与民族产业紧密合作可令科研等活动带来的外部经济较大程度的留在国内。若科研力量为外资所用,流出国门的外部经济将较多。
民族产业的利益源自其一体化而非断层式发展。印尼自主开发的汽车较拉美国家跨国企业生产的汽车质量较次。但印度汽车业的单位增值和对经济贡献较多,因其一体化程度较高,除装配、部件制造外还有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等上游活动。从长远看,印度经逐步提高,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也较好,如能由较封闭的自主开发转向开放型,效果还会更佳。
利益驱动市场行为
广东的经济发展也充分反映了民族产业带来的利益。当地各级政府及工商界没有满足于出口加工的兴旺,建立了一批民族龙头企业,如康佳、科龙及TCL[微博]等,都各有自己的品牌,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故对广东来说出口加工只是前进中的踏脚石及自主开发的起跑助推器。合资轿车企业对于中国民族轿车产业的作用也应如此。
发展民族产业基本上是由利益驱动的市场行为,民族感情只能起辅助作用。在市场进入方面,民间企业家有自发的进入倾向,国内许多民营企业都由此崛起,非重点国有企业也有不少走上同一发展道路,当然政府也可代表人民进入市场,主要可通过扶助重点国有企业或参股国内企业来实行。在发展方面,必须依循经济规律行事,按本地优势及创造新优势的能力来制订策略。对推动民族产业不能因民族感情而搞不切实际的东西。但民族感情也可起积极作用,如由此增强信心与决心,从而增添进入市场及推动发展的动力,并有助冲破障碍和提高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可算是推动发展的一种无形资产。日本及韩国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两国自主开发能成功追赶先进的因素之一。看来这因素在马来西亚也有重要作用,该国对发展民族汽车产业及多媒体信息网络等表现了极大决心。中国不少的企业领导(包括民营企业)的民族意识也很强,为国争光的想法每溢于言表,但政策决心在偏重引资的倾向下略嫌不足。
政府扶助两大原则
由于发展民族产业的重要性,政府有必要给予支持。但这不能盲目地凭感情用事,要科学决策以符合效率原则,否则会变成保护落后。
为此应依据两大原则来扶助企业:一、弥补市场失效,尤其是要推动加快创造新优势,在科技发展、人才培训、市场讯息和出口开拓等方面多加支持。二、保护幼稚产业,特别是防止财雄势大的跨国企业压抑幼嫩民族产业的成长,和重点扶持有前途的新进企业以建立自主开发的龙头。
政府扶助民族产业发展有多种方法,包括财政、金融、资讯、组织安排、人才及对外交涉等各方面的措施。其中通过国家投资成立国企作为产业龙头及自主开发基地是有力的方法,在一些行业如卡车、机车及造船等已有初步成绩。现时还在建立微电子、信息及生物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基地。同时,政府也加强扶助小型科技企业,为此已加快孵化中心及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建设,并正筹建二板股票市场。但由于体制问题影响,龙头、基地及政府扶助的潜力未能全面发挥,令投入未能带来预期效益。故此加快科技体制及企业管理的改革是当前推动民族产业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成败关键所在。可以说决心加改革是中国民族产业成功之母。相对韩国、马来西亚等来说,中国作为大国各种条件均明显较优。如上述两项得到加强,民族产业将可开创一番伟业。赵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