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综述:5月份宏观经济出现自主回升动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03日 13:46 中国经济时报

  5月份,宏观经济指标继续朝着全面好转的方向发展。一是,消费大幅度增长。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月增长11.5%。这是自1997年底经济明显下滑以来最大幅度的消费增长。二是,价格指数下降减缓或由降转升,升幅增大。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1.9%,由3、4月份的降幅扩大重又变为降幅缩小,比上月缩小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1%,由3月份的由正转负及4月份的降幅扩大变为由负转正,再次收复失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2.2%,继3月份转为正数以来继续扩大战果,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增大了0.5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增长速度继续加快。5月份投资增长9.5%,比上月增长幅度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增长幅度高1.7个百分点。四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保持在11%以上的高水平上,为1997年增长下滑以来所未见。五是,贷款增速加快,5月末金融机构贷款增长13.9%,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持续加快,改变了两年多贷款增长率连续下降的走势。六是,货币流通活力增强,狭义货币(M1)和流通中现金(M0)增长很快,5月末,分别增长22.3%和20.1%,虽然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下降,但这种下降主要是由M2中的居民储蓄存款下降所引起的。货币活力增强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比货币活力下降的广义货币量增长更有意义。七是,进出口继续高速增长。5月份,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9.6%和24.3%,虽然增幅比前几个月下降,但增长水平仍然很高,出口增速接近30%。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由降转升或持续性好转性变化。这种好转性变化,不是出现在部分指标上,而是出现在几乎所有指标上,表明宏观经济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相互促动,出现了自主性回升迹象。

  在近年来宏观经济下滑及政策措施启动的过程中,出现过某些指标明显好转但宏观经济整体并未回升甚至更趋恶化的局面。1998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大幅度升高,但没有出现收入增长效应及乘数扩张效应,没有带动起社会投资,反而出现了挤出民间投资、加重通货紧缩的收缩效应。这样的投资增长加速,即使伴随出现工业增长加速,也不表明宏观经济的好转。市场自主投资没有带动起来,未形成循环相因的扩张机制,宏观经济不能够实现自主的回升。

  今年年初以来,出现了价格指数下降减缓或由降转升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难以对付的通货紧缩问题出现缓解迹象。这一指标变化对于判断宏观经济由降转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时候,投资增长速度并不高。投资增速虽然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升高,但比去年同期和前年下半年财政扩张高潮时的投资增速水平低得多。在这样的投资及相关配套贷款增速出现下降的时候,宏观经济总体态势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出现由落而升的转折性变化。通货紧缩缓解,表明价格下降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循环负效应减弱,宏观经济因此有可能脱出螺旋下降,走上回升复苏之路。价格指数上升性变化,以一种与财政投资完全不同的机制产生出促动经济回升的效果。价格的上升性变化,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增强,拉动市场供给,并进而推动市场需求再次上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这种相互拉动,主要来自于市场主体的自主反应行为,产生出财政投资所没有的连锁扩张效应,在财政融资空间变小、财政投资增速被迫下降的情况下,形成市场型投资开始启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的新动向。1-5月份价格指数的上升性变化,部分是因为市场需求增强拉动价格,部分是因为国际石油供给价格上涨,及钢材等生产资料压产形成供给缺口,将价格推升起来。需求增强拉动的价格上升,产生宏观经济机制性回升效果。供给不正常变动引起的价格上升,不能产生正常的价格刺激效应,而且会产生成本推动负效应,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启动。价格上升的启动效应有可能被自我抵消。这种混合型价格上升变化,不能可靠地表明宏观经济的自主回升动向。

  市场消费的大幅度增长,是支持判断宏观经济趋于全面好转的最关键因素。今年年初以来,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加快。从商品零售额增长持续加快的指标变化上,可以判断出市场消费需求出现了由弱转强的变化。虽然,3、4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幅度,重又出现由缩小变为扩大的起伏变化,但是,商品零售额增速连续数月保持较高水平增长,5月份更出现爆发性式增长,比4月份增长幅度高出2.5个百分点,创30个月以来商品零售额增长最高水平。在宏观经济指标回升性变化中,市场消费首先回升到1997年经济大幅度下滑前的较高水平。虽然,市场消费在5月份假期消费热潮之后会出现回落,但从市场消费连续几个月快速增长及假期消费大幅度跃升的强劲势头来看,消费需求已经明显地由弱转强,去年5月份消费增长深陷低谷的状态已经得到根本性扭转。市场消费需求回升,是使宏观经济获得脱出通货紧缩螺旋下降通道的第一推升力。由消费需求增大所造成的商品零售价格降幅缩小和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升,是一种市场反应,并将产生新一轮市场拉动效应。即使零售价格指数尚未回升到正增长水平,生产经营厂商也能够从商品销售额增速加快及规模扩大中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加速及生产经营资金的加快周转,消费由冷转热及市场价格的上升性趋向,提升生产经营者的市场预期,增强企业投资欲望,企业融资环境也会因市场销售及经营效益的好转而得到改善,市场效益带动融资扩张,推动市场融资多样化,突破融资制约,支持企业实现投资扩张。由启动消费政策所推升起来的消费增长,形成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促动机制,推动宏观经济走向自主回升。□袁钢明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消夏旅游专题
偷渡客惨死英伦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日本超人气组合SMAP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