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新浪点点通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30日 13:07 中国经济时报
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必须正确处理化解财政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根本上深化各个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提高财政两个比重,增强财政实力。同时,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等或有债务的产生。 或有债务给财政带来的负担可能是中国财政在未来几年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影响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必须正视或有债务。一方面要逐步采取措施解决现有的或有债务,另一方面必须从制度上防止新的或有债务的产生。根本措施是减少政府部门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加强财政对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的监管,改变目前财政提供投资资金,但却无法监督投资执行情况的不正常状况,把或有债务转化为财政风险的程度降至最低。 首先,要强化财政对经济的监管而不是直接参与,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这样才可能减少或有债务转化为财政负担的可能。如,制定全国统一的担保法规,规范政府担保工作。明确政府担保的原则、条件和处理办法,使政府担保有法可依。严格控制政府担保的范围,控制担保事项的决策权,没有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任何政府部门都无权担保,担保金额要控制在合理的额度内,建立担保人从立项到还款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为按时如数还款创造条件。其次,要特别防止借企业改制悬空和逃废债务,区别对待,分类处理,对实行股份合作制及被兼并的企业要由改制后的企业及兼并企业承担全部贷款本息,并落实相应担保措施。对出售、拍卖、转让的企业所得债务采取追索和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及销售、企业重组,债转股及阶段性持股等措施,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最后,就现有的或有债务而言,不仅要注意研究和分析财政赤字和财政综合偿还能力,还要研究国有企业债务、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有资产有效性,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对利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不良资产对财政造成的影响要进行深入研究。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是我国现有的或有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是解决并减少或有债务的重要条件。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大,效益低下,是多年来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在银行经营上的综合反映,是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差和内部管理乱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防止新的或有债务的产生,就要求针对或有债务的性质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一方面要改善其经营环境,另一方面则应改革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 首先,要改革目前银行国有独资的状况。当前,加强我国银行实力并防止演变为财政风险的有力措施,从长远看,可考虑吸收其他投资者持股,补充核心资本,近期可考虑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借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加快开放我国金融业,不仅要对外资开放,而且要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银行有较多的渠道扩充资本金,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其次,要减少政府其它部门对国有银行的行政干预,强化出资人对银行业的监管,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目前,其他政府部门对国有银行干预过多,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而做为出资人的财政部又由于是政府部门,为了不干预银行的经营权,不可能也做不到像社会其他股东那样关心银行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正确处理银行的出资者和监管者之间的关系,改变目前出资人无法关心银行经营状况,而银行的监管者又不关心银行财务状况的局面。最后,要强化对政策性银行的财政管理,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活动严格区分开,对政策性银行从事商业活动所造成的损失,财政不宜再给予弥补,防止政策性银行将商业经营亏损转嫁为财政风险;财政作为出资人和国有银行债务的最终承担者,要加强对国有银行的考核,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同时,改善国有银行的经营环境,改革其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国有银行的内部管理,提高收贷率和收息率,防止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对现有不良资产,要加大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革力度,促进企业提高投资效率。 □陈良
|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