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新闻报道















您还可以通过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一家之言:失业压力之下的制度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16日 15:19 中国经济时报

  一

  在某种程度上,平等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改革前我们选择的是平等,实行的是充分就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但却损害了效率。改革以来,市场经济的导入,不但启动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而且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将企业富余人员逐渐地清理出了企业。

  这样,一方面是体制内经济吸纳劳动力能力的减弱,另外一方面还是体制外经济对劳动力的使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人口(不包括农村失业人口)不断增加。1992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393.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3%;1993年,有登记失业人口420.1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5%;1994年登记失业人口为476.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8%;1995年登记失业人口为519.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1996年登记失业人口为552.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997年登记失业人口为557.5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1998年城镇失业登记人口为571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1999年失业登记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率3.2%。

  这就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发达国家的失业率有时会大大高于3%,但其所包含的失业人口总数比较少。我国3%的失业人口仅仅属于登记失业人口,事实上还存在着一个隐性失业人口群,再加上国有企业的约3000万人的冗员,那么,未来的就业压力会更加严重。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仅体现在失业人口的增多上,而且还体现在下岗人数的增加上。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下岗职工逐年增加:1993年,有大约300万人下岗;可到了1995年就有大约564万人下岗;1997年,全年下岗职工1200万人;至1998年9月份,我国已经有下岗职工107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为714.7万人,占下岗职工的比重达66.8%。据估计,1999年的就业供给达到2903万人,但就业需求却远远小于这一数字。

  人口学家在考虑就业问题时,还参考到了新生劳动力总数与离退休劳动人员总数的大小。倘若新生劳动力总数大于离退休劳动人员总数,那么,对中国就业压力的估计,就不能只观照失业下岗人员的多少。因为前者的增加必然带来劳动人口总数的净增加。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亦在某种程度上会为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带来影响。据人口学家田雪原预测,我国未来劳动人口、也就是15-59岁人口会一直增长到2020年之后,才会煞车。该年龄段人口,到2000年已经达到8.2亿人,到2010年时将达到9.2亿人——在10年间净增加1亿就业人口,到2020年时,会更进一步地增加到9.4亿——比2010年净增加0.2亿。这就是说,在未来的20多年间,我国将在克服现有失业人口和下岗人口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要为新增加的这1.2亿人口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故而,不应该将失业问题作为一个眼前的问题来考虑,而要高瞻远瞩、长期打算。二

  城镇失业与下岗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失业与下岗人员所涉及的家庭户数直线上升。在失业下岗人员的收入缺少制度保障时,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会直线下跌。正因为如此,失业和下岗者沦为城市贫困阶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在“把脉”中国失业,并对解决下岗问题开出行之有效的“药方”的过程中,政府开出的“药方”,偏重于维持社会的稳定。这个“药方”一方面以下岗职工进再就业中心的方式,给了那些离开工作岗位的职工以基本生活费保障,而另外一方面,则以经过必要培训重新上岗的方式,解决其再就业问题。这有效地防止了企业简单化地将下岗职工直接推入社会,也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但这只是一种暂时性过渡办法,最终,下岗人员还是要到劳动力市场之上去追寻自己的位置。而且,如果我国经济能够尽快走出低迷的谷底,那么,这种过渡性的办法在支付一定的改革成本之后会转化为历史,但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慢,那么,下岗职工是怎么样也不能被推入社会的。何况,某些企业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时,还一再集资,还一再动员内部职工入过股。倘若企业不能退出其股份、不能归还其集资,这些下岗职工怎么能够与企业断绝关系呢?

  在每年有将近3000多万劳动力供给的前提之下,思考中国当今的就业通道,在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就业弹性有限的情况下,就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高失业率;其二,有限度牺牲改革进程,牺牲效率,扩充就业。这两条路径的把握者,都应该是政府,所以,解决失业问题,实际就转化为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制度选择。

  三

  有限度牺牲改革进程的办法,要求政府在对整个劳动力市场信息充分占有的基础上,通过与各个国有企业的讨价还价,作出科学决策,既保证改革稳定向前、不失原来准头,又保证国企改革的目标不致落空。虽然对第二种选择,理论界有人已经发出了猛烈的呼号,但窃以为这一点政府很难做到。因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维持高失业率的状况,就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不管是下岗职工,还是无法找到工作的新生劳动力大军,只要失业救济金或下岗职工的生活费能够维持基本所需,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就可以防止。而社会保障中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原来都是在体制内企业之中实施的。现在,如果国家强制性地将其扩大到体制外,也扩大到体制内的所有从业人员身上,切实保证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能够足额缴纳这些保险险种,那么,以所有在业职工的失业保险的险种来源,在即有的基础上提高失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的想法,就比较有把握实现。

  截至1998年,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已经下降到9085万人,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已经下降到1963万人。经过1999年的改革之后,不管是国有单位还是集体单位,其所容纳的从业人员,应该都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在整个城镇20678万人的从业人员之中,(现在)估计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仅仅占一半左右。在以往的调查中,体制外经济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是很低的。如果将这些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都足额收缴上来,这个数目相信会很大。如果“蛋糕”既已做成,那么,怎样切出一块来补偿给失业下岗者,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可问题在于,体制外成长起来的各种经济实体,能否自愿地配合国家的政策措施,将所雇职工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缴纳上来呢?在体制外各种经济实体从业的员工,能否团结起来,形成压力集团迫使雇主为其缴纳各种保险呢?有这个可能性,但主要还得依靠国家强有力地征收。

  四

  在城镇严峻的失业压力之下,社会各界思考过许多降低失业率的办法,这些办法是:

  ——改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范围;

  ——大力推广高等教育和职工培训,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一方面迟延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减轻就业市场的压力;

  ——长痛不如短痛,趁早完成体制转化,将劳动力置于市场经济之中,迫使其竞争;

  ——将农民工逐出市镇,迫使他们让出原已占据的就业岗位,以此去诱使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去填充。

  这些措施,的确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努了一把力。可这些措施,却仍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窃以为这些办法都是一些辅助性的办法,而不是根本性的办法。

  先说“改变就业观念”。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念?什么是不正确的就业观念?说到底,人们对自己职业与工种的选择,是一个比较收益与利益损益问题。离开国有企业,就不但离开了自己原已工作了多年的单位,而且还会告别那一个曾经给自己提供过福利的载体,这还得加上离开自己工友的代价。对于某些捞到了住房的人来说,“改变就业观念”就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对还没有捞到住房的人来说,如果自己的集资和入进企业的股份不能及时退出,那么,“观念”就不能在短期内改变。

  在高校扩大招生量,相对减少进入新生劳动力大军的人数,在大城市的确是一个办法,但每年3000元到5000元的学费,却让中下层百姓难以支持。这只会对社会上层人士带来好处,使其在交钱就可以上学的逻辑理路里,为自己的子女较为容易地赚取学历选票。

  将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完全置于劳动力市场任其竞争的办法,是缺少伦理的办法。在社会保障还不太完善的今天,这种办法几乎就没有什么可操作性。

  将农民工逐出城镇,迫使其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出让就业岗位的办法,一方面加强了本来就存在的城乡就业身份歧视,另外一方面,农民工出让的就业岗位,下岗职工还不一定会去填充。

  即使这些办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每年1000多万的新生劳动力所造成的就业压力,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考虑到这些,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既然高失业率不可避免,吸纳劳动力的企业这块“蛋糕”也不可能在短期做大,那么,完善社会保障,保证失业下岗人员的失业保险和生活费收入,加强体制外经济实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就应该是维护社会稳定、摆脱失业压力困境的主要制度选择。□张翼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网络版
“周末特刊”6月16日更新
NBA季后赛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上海都市生活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