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新闻报道















点击此处体验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上网遨游之乐趣


入世:光说“不怕”不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12日 11:27 158海融证券网

  5月19日,中欧达成世贸协议的当天,记者在外经贸部门口随机采访了部分围观的行人,结果发现他们在三个方面惊人地一致:第一,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二,认为入世后会有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进入中国,对老百姓是好事;第三,担心中国的企业顶不住外国企业的冲击。

  看起来,中国老百姓对入世怀着一种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得到实惠,又担心自己成为中外企业竞争的牺牲品。

  然而,我稍稍留心了一下最近有关入世的报道,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被专家学者经常挂在嘴边、担心受不了入世冲击的企业,其领导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而表示不怕入世。“谁说XX怕入世?”、“XX董事长:入世我们不怕”。这样的题目,让人看了,心中颇不是滋味。

  我并非指责这些企业领导人说得不对,记者也相信,既然他们说不怕,自有不怕的理由。但是,在面临入世这样一个重大、复杂的问题上,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不以一种虚心、诚恳的态度学习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研究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反而摆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喊口号一样大声说“不怕”,这多少让人感到不踏实。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年5月17日,欧盟对中国产的节能灯展开以倾销调查,要求中国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规范填写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英文调查问卷,仅此一项“双规”,就让大部分中国节能灯企业忙得人仰马翻。假如有一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这些说不怕的企业身上,当厚厚的文件摆在面前,这些企业家还敢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马上给你准备出来”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实际上,从申请复关的那一天起,中国的专家学者中一直有一批人对入世怀有强烈的保留态度。他们并非反对入世,他们只是担心中国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大的企业,能否经受得住国际贸易大潮的冲击。即使是一些坚决主张入世的专家也认为,入世后,中国将经历一段至少5年的阵痛期。

  中国还没有入世,所以入世后会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挑战,如何应对,专家学者只能预测,这种预测准不准也难说。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制,我们对世贸组织规则及其运行规律尚缺乏深入的了解,中国入世后和世贸组织及其成员的关系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对待入世,起码应该有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现在还没入世呢,动不动就说不怕,还摆出一大堆理由。且不说这些所谓的理由是否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光是说不怕这种态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入世在即,多研究一些问题,多学习一些有关知识,少到处表态,有什么不好?老百姓尚且怕自己会失业,作为企业家,难道一点担心都没有?

  生于忧患,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美国的柑橘已经进来了,中国的果农也已经着急了。据《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