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22日 14:34 信息时报赢周刊
自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提高农民收入,就成了他主管金融工作以外,另一项死抓不放的工作。改革开放20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其原因,一方面工农业年均增长率差距很大,当工业从年增长双倍飞跃时,农业年增长在5%左右徘徊;另一方面,农业属自然产业,受天灾气候影响大过工业,农村与农民的收入受收成的决定。 中国有句古话:"无农不稳"。在这20年中,中国面临过四次通货膨胀,1983-1984;1986;1988-1989;1993-1996。四次通胀与物价改革有关,但也与农产品供不应求、工农业发展速度与比重失衡有关。特别是90年代中,农产品和原材料带动的通胀,使中国政府意识到,再不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即使采用严厉的紧缩性金融政策,也未必能达到长久的物价稳定之目标。因此,对农业,采取了一整套综合性稳定与发展政策:从原材料上,先控制农用化肥、地膜塑料等大宗投入品的价格;从生产环节加大科技推广,科技下乡和田间知识,以新种子、新耕作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从流通过程看,对主要的大宗商品,采用了新的流通体制,如粮、棉,其中粮食领域,回到了由政府统一收购,顺价销售(笔者反对新的粮食体制改革,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形成了国营粮管部门的新弊端),客观上确实保护了广大农民的种粮卖粮积极性。一系列的保护农业,加大农业投入,特别是1999年中央明确土地承包制度再延续30年。土地政策与其它措施一起发力,自1994年至今,中国农业连续6年的大丰收,创下了历史纪录,不仅从根本缓解工业对农业原材料的供不应求,甚至完全改变了供求关系。 农业与农产品的稳定发展,最大的获益者,首先是在城乡中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工薪族",通胀下降,是他们口袋钱囊的最大保障。但是,农民收入增长仍然很缓慢。如果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农村地区,那么,最最基本的结果就是,种田的人越来越不想种田,都要到城里来打工,自然会导致农产品产量减少,供不应求又要死灰复燃,现在的通缩,很可能又因农产品涨价,转为通胀,工薪族又沦为最大的受害人。同时,工业发展也是受害最大的产业部门,特别是严重依赖农业原材料的行业,如纺织、食品加工,也就是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就会使绝大部分产业工人和相关工业,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时还会使钱不顶用,人变得贫穷,行业经济增长放缓,乃至整个工业发展停闸刹车。 农民收入增减,看似与城镇居民无关;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也就是说,农民收入并不少,但增加得比城里的老百姓慢,看似也与工业无关,其实都是息息相关的。除非不吃五谷杂粮,蔬果瓜菜,否则,农业、农村和农民收入,最终都在左右城市、工业和居民。谁能说工农业的平衡发展不重要?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重要呢?□刘晓虹 相关报道:首季广东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减少4.4% 中国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4% 中国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乡镇企业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