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经济学家周其仁:民营企业是新经济主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19日 14:56 南方都市报

  周其仁谈IT时代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以网络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全方位的变革。

  近日,经济学家周其仁在一次公开课上发表了他对于新经济的看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是中国目前最受关注的经济学家之一,近年来他对中国电信业改革的看法屡屡引起重大反响。

  -新经济是中国必须抓住的机会。

  周其仁认为,不论从中国经济短期或长期看,新经济都是中国经济需要抓住的一个机会。

  新经济这个名词不重要,它的经济图像表现为经济成长比较快,通货膨胀比较低,失业率也比较低。但是我们对美国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改革、放松管制,包括企业重组的力度。重组的短期成本付还是不付,是愿意拖还是愿意下手;包括对资本,对人力资本和对经济中的产权制度你动还是不动,这是要害所在。

  -互联网经济对中国的意义重大。中国虽然大致完成了工业化,潜在市场规模很大,但是市场发育程度低,全社会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不发达,商业活动交易成本高,需要大规模利用因特网技术来节约信息和交易成本,推动市场范围的扩展。发展网络经济,在短期内对扩大外资引进、带动内需和扩大就业有积极影响。而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需要通过信息网络利用知识经济,改变增长模式。

  -周其仁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着几个约束条件。第一,资本相对还较匮乏,所以在利用外资上要下很大的功夫,这是互补的;第二,不要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有过高的估计,目前看仍然局限于实验性的保护人口当中,就是到了3000万,对于中国12亿人口来说,也是非常小的规模,以互联网这种发展规模和水平,它的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就有独特之处;第三,商务环境不好,法制基础脆弱;第四,有巨大的传统产业有待改造,这是中国主要一个约束条件。

  -周其仁认为,新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民营资本当先锋;第二,要不要利用国际资本;第三,要不要改变现有规则的方向。这些都是要害问题。

  -新经济的主体是谁?周其仁的看法是民营经济,而且是非常年轻的民营经济。这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在一个新兴的产业方向上,面临技术和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只有民营经济适宜充当发展中国因特网经济的先锋。民营企业对因特网机会的反应更快捷,表现更出色;创业失败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威胁则较小。

  -美国在互联网经济的战略性领先地位,并不仅仅是美国既有国力的自然结果,而是政策和体制选择、政府/市场/企业良性互动的结果;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可以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互联网经济,可以也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的经验主要是四条:政府与市场合作;私人部门为主导;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时调整规制框架。

  -周其仁还归纳了新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第一波:新浪、搜狐、易得方舟。周其仁特别举了易得方舟的例子。这是清华大学几个学生创办的,现在第一期投资680万元到5月底就花完了。针对的网民主要是在校人口,因为中国的大多数网民都在学校。但是它需要多大的资金支持才可以发展下去呢?一个经验参数是像这样的网站,初始投资和最后所需要的投资大概是1比100。把680万乘以100才可以活到胜利的那一天。行不行呢?不知道。

  第二波是8848、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站,它开始不光有内容,还在试图把网站变成有商业用途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这在中国是有贡献的,不管以后怎么变。

  第三波是传统产业的改变。梅林正广和靠送水送出一个供应60万上海居民的网络。但是这个网络起来后,它发现还有别的功能。因为它发水票,有的家庭没有饮水机,于是水票变成货币,可以买别的东西,公司负责给居民送。然后开始用互联网对企业进行改造。这个例子给人的启示是,要认真琢磨中国市场,不要忽略,也不要看不起。

  第四波是中国的大家伙:联想、TCL。TCL是家电大王,有3500多个分销网点设在全国,现在整体向信息集团转型。TCL的做法是首先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内部,改造内部的信息综合能力。所以中国IT产业线索也很清楚,越来越实,越来越与实际的商务结合起来。这是未来中国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种发展方式。□《财经时报》记者王晓冰/文


相关报道:石广生强调迎接“新经济”挑战
          厉以宁称新经济时代需要“四种素质人才”
          观点:莫被“新经济学家”误导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