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市场观察:香港发展新经济须与内地携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11日 09:52 中新社

  中新社香港五月十日电(记者赵健)香港经济经过两次大的转型之後,目前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服务性经济转向以高科 技为特征的新经济,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尽管香港发展新经济有着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必须与内地联手才能取得长 足的发展。

  对于新经济,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个变动的概念,认为现阶段主要是资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引起生产、销 售、企业经营管理等一系列变革,提高了效率,对国际环境、资本流动、一国一地经济周期、财政货币政策、甚至人们的日常 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高级经济研究员谢国梁认为,香港近年在发展新经济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目前工商楼宇租金下 降,创业板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了方便、数码港和科技园不久都将启用,整个社会形成了发展高科技的市场气氛,在应用 科技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香港的网络光纤、宽频设施已经有相当的优势,互联网内容开发在亚太地区处於领先的地位,网 上银行发展很快,电子商贸也有很大的拓展。因此他认为,香港发展新经济有优势同时也取得不错的进展。

  部分对新经济颇有研究的学者和业者认为,香港的优势首先是国际金融中心,为发展高科技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融资渠 道;其次是香港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政府有大量的盈馀,社会有财力雄厚的大公司,市民手中也有大量资金;此外,香港自由 港的政策、健全的司法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自由经济制度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快捷的信息传递等,都为香港发展新经 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经济界菁英都一致强调,香港发展新经济最大的优势是靠近中国内地。只有和内地携手合作,香港的新经 济才有光明的前景。香港《中国评论》杂志社近日专门举办了一个“香港发展新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讨会,就香港发展 新经济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谢国梁认为,目前这么多跨国资讯公司到香港发展,主要是看好中国的内地市场,香港的网络公司未来的主要客户也 将是在内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肖耿表示,香港发展新经济一定要和内地合作 。香港的制度成本较低,但要素成本包括土地、人工等较高,而内地的要素成本较低,两者结合,就很有竞争力。

  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香港兆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卢志明以其公司为例说明,信息产业需要的是脑力劳动,目前香港较 为缺乏高科技方面人才,如果能够在引进内地科技人才方面进一步放宽,将有助香港公司在高科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方正控 股有限公司总裁张旋龙也认为,新经济中,管理科技人才非常重要,如果能够结合内地的科技人才加上香港的优势,香港的新 经济发展将更有活力。

  业界人士也注意到,香港目前一些高科技项目,比较注重在资本层面运作,他们认为应该将其转移到知识层面,将知 识取代资本成为核心资源,这就需要注重科研开发,而科研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鉴於目前香港吸引内地人才来港的措 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部总经理李湛提议,香港将引进内地人才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而且 不一定在学位上作严格限制,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他同时提出,效果应该改变观念,不仅要利用内地的人才、市场资源, 而且应该将内地看成香港进一步发展的战略伙伴。香港新经济的前景,取决于香港对内地政策的定位。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顾问教授黄枝连认为,所谓新经济就是人才、资金、货物的流动速度加快了,香港特区政府 应该创造条件使香港和内地在这方面的流速加快。肖耿建议将香港、广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尤其是香港和深圳是互补的, 香港应该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协助深圳,将港深作为一个整体,来吸引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将全国 的人才吸引到深圳,而香港公司聘用的专才则可以自由进出香港,便于与公司的业务联系。他强调,香港没有深圳无法起飞。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