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消费信贷缘何“热”不起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08日 10:36 国研网

  一、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美国消费信贷占贷款规模的20-40%。为什么在美国,消费信贷如此受银 行青睐?从收益、损失和费用三要素分析发现,消费信贷的收益非常高,尤其是房地产贷款、个人分期付款等在扣除损失和费 用后有着极高的净收益,从而深受银行欢迎。我国的商业银行一方面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一方面难于扩大获利空间,从 而在开展消费信贷中束手束脚。

  (一)获利空间小商业银行是追逐利润的实体。任何业务的开展必须“有利可图”才能真正推动其发展。笔者认为,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门槛高”、措施不够优惠的评价有失偏颇。

  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实用成本分析,“在银行给予客户的任何贷款中,就每元可贷资金而言,消费者贷款是成本最 高、风险最大的贷款之一”消费信贷自身业务特点决定了大部分消费贷款的利率都很高,在美国,消费信贷的“定价往往大大 高出它们的融资成本”。“有利可图”正是消费吝贷款受银行家青睐的最重要原因。我国推出消费信贷的目的是启动消费,刺 激经济。为鼓励消费者,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尽量给予利率上的优惠。例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 ,贷款利率按银行法定贷款利率减档执行,期限为10年以上的,在3-5年(含5年)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上浮,上浮 幅度不超过53。央行连续7次降息,贷款利率节节下调,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应该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 信贷的获利空间有限、难以激发展业兴趣,也难怪会出现商业银行自行将上浮幅度一加再加的情形。至于消费信贷品种少。除 了这一业务刚刚起步之外,“无利可图”、动力不足也是一个根本原因。

  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消费信贷的“门槛”对老百姓来讲又确实有点高。在发达国家,普通居民住房与中等 收入家庭年收入之比约为5倍左右,我国的这一比值却高达20倍。我国城市家庭月收入大约为1500元,扣除日常消费支 出约1100元,能够用于储蓄的仅有400元。而几十万元的住宅即便首付303左右,余款按分期付款十年计,每月还需 还款千元以上。由于通货紧缩,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使预期收入减少;住房、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许多原来由国家负担的问题要老百姓自己操心、造成预期支出增加;企业下岗、机关分流,子女读书上学费用看涨,谨慎性 持币动机随之增强。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借贷能力较低,限制了商业银行扩大消费信贷的获利空间。

  (二)风险巨大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包括一是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在发达国家是个人的“通行证”。丧失个人信用不仅丧失了获得贷款及分 期付款的前提,甚至殃及个人形象、社交和求职。强有力的社会约束使背弃信用所带来的损失远大于收益、所以每个人都恪守 社会准则,尽力维护个人信用。在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信用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二是缺乏个人信用制度。消费信货的服务对象规模大,情况千差万别,而且消费者个人与企业不同,他们没有财务报 表、经营业绩等反映财务状况的客观资料。发达国家已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等级制度,资信评估、咨询机构和信用信息网,便 于银行快速全面地评估借款人还贷的可能性和意愿。我国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职业、收入、财产情况、社会活动表现甚至有无 违法犯罪前科都无正常程序与渠道进行了解。

  三是信用机制软化。我国还未制定配套的法律,对违约背信行为缺乏制约和惩罚机制。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例,当借款 人无法还贷时,银行能否将其扫地出门都难以保证。而在美国,如果三个月内不按月还贷付息,法院传票就到如果再过1-2 周还占据该住宅,警察会依法把你的东西扔出去。

  流动性风险。如果借款人违约或无力偿还贷款本息,银行就要将抵押物变现以补偿损失。一方面,我国二级市场尚未 成形,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流通环节繁琐,造成抵押品变现费用高。另一方面,商品更新换代快,再加上 买方市场形成,很多抵押品本身(如商品房)就是滞销品,或者是大打“价格战”、这就使银行的抵押品不仅面临不断贬值甚 至难以变现的风险。

  (三)成本高昂信息成本。商业银行在作出贷款决策之前,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货款申请人的还货能力和还货愿望。 我国没有个人信用登记制度,更无发达的个人信用信息网络,商业银行一切从头做起、多方收集原始资新信息、为减少信用风 险所付出的信息成本可谓巨大。

  交易成本。消费信贷属于零售业务,每一笔贷款都要经历众多繁琐的环节。工作量大,由于我国尚无具体的消费信贷 业务标准的规程、更是加大了交易成本。沉重的交易成本还存在于贷后,例如抵押品的变现,由于二级市场缺乏规范、秩序混 乱,商业银行以抵押物补偿风险要经历层层手续、层层收费,时间、精力与物力都是极大的耗费。消费信货规模小,平均成本 大。

  二、激活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策略(一)扩大获利空间定价的提高、获利空间的扩大、收益的增加从根本上说有 赖于居民消费能力、承货能力的增强。一方面要坚持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要加 快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消费吉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风险防范、分散和转移机制建立个人信用制度防范信用风险。包括个人信用信息网、个人贷款资信标准和 个人信用惩治制度。开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散流动性风险。将消费信贷与保险结合,转移风险。同时改进偿还方式,提 高还贷能力,降低银行风险。

  (三)降低成本减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此外,制定科学规范的消费信贷业务制度。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降低平均成本,获取规模效益重;从重视“批发业务”、忽视“零售业务”转向批发、零售并重 。同时想方设法尽可能增加资金投入。此外,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在金融工具、贷款利率、偿还方式上积极创新,以多种 类型的金融服务满足多种客户的需要,扩大客户规模。白叙雅(摘自《中国改革》)

相关报道:分析:消费信贷有望趋热
相关报道: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情况调查报告
相关报道:金融:个人消费信贷上限达50万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